摘 要:體育教師角色具有多重性,應結合體育學科教學,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能力;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質;興趣愛好
一、體育教師應具備素質教育的能力
體育教師是體育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學校體育合作者和設計者,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無論是體育教育理念的更新,還是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及最后教育的成果,都取決于教師的素質教育的能力,因此,作為體育教師,首先要樹立高度的事業(yè)心、責任感、使命感。
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體育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中要把政治教育之德轉化為體育品德貫穿到教學中去,利用體育教學豐富的教育因素和生動的教育形式,鑄造高尚的體育道德,構成社會正統(tǒng)的人性結構。
1.教師要身體力行體育品德教育,以教師文雅的談吐、嫻熟優(yōu)美的體育示范動作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2.通過嚴密的課堂組織,以及教育的延伸,培養(yǎng)學生動作迅速、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協(xié)同行動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動作作風。
3.通過教材的游戲內容和創(chuàng)新性教學設計,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熱愛集體、勇敢頑強、機智果斷、遵守規(guī)則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展現(xiàn)優(yōu)秀的教育道德。
4.通過田徑、球類、體操的訓練以及具有教育意義的節(jié)目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和勇敢、果斷、機智、頑強的意志及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高尚的愛國主義品德。
三、要加強對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亦然。因此,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興趣和愛好的培養(yǎng),并使之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在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應充分傾聽學生的呼聲,挖掘學生對運動的內在潛力和樂趣,靈活使用教材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良好的愛好,并把穩(wěn)定的興趣培養(yǎng)為自我鍛煉的習慣,使學生學有所得,受益終身。
四、加強學生體育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是學校的教育需要,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必然。因此,要充分利用體育這一獨特的教育形式,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頑強向上的精神、友好合作的心理品質及堅韌不拔的意志,發(fā)展他們的想象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重視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成學校體育目的和任務的重要組織形式。因此,必須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兩操、兩活動,進行隊列操練、身體基本訓練,狠抓基本體操的質量。并且根據(jù)地區(qū)和民族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愛好開展特色體育活動,提倡小型多樣,注意生動活潑,講求實效,持之以恒,形成體育素質教育的合力,造就新一代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人才。
作者簡介:鄭革,男,1971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吉林省敦化市第五中學,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