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卓
江蘇省沭陽縣潼陽中學
學生鑒賞作品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胡卓
江蘇省沭陽縣潼陽中學
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yǎng),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也是亮點。一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具有深厚的內涵意蘊,學生往往不是通過一次閱讀就可以深入領會的。它需要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角度去一而再、再而三地理解和體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組織學生的重讀,提倡從不同的角度隨機地進行閱讀理解,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下面,試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組織開展鑒賞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談一些膚淺認識和做法。
教材(包括教科書、讀本和閱讀材料)是學生閱讀和鑒賞的基本材料。多數(shù)篇章閃耀著作者對社會的深刻認識之光和對人生的認識之光。善教者應從教材入手,激發(fā)學生的鑒賞興趣,引導學生踏上鑒賞之路。這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通過組織富于美感的作品去鑒賞自然美與人性美、人情美,如《邊城》《荷塘月色》《再別康橋》等。《邊城》中,沈從文創(chuàng)造出閃耀著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既體現(xiàn)著人性中的莊嚴、健康美麗、虔誠的一面,也同時反映了沈從文身上的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式的情懷。正如沈從文在抽象的抒情中所說:“生命在發(fā)展中,變化是常態(tài),矛盾是常態(tài)--惟轉化的文字,為形象,為節(jié)奏,可望將生命某一種形態(tài),某一種狀態(tài),凝固下來,形成生命另外一種生存和延續(xù)。通過長長的時間,通過遙遙的空間,讓另外一時另外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無有阻隔。”二是重視發(fā)掘教材中蘊涵求異、創(chuàng)新意蘊的文本,并引發(fā)學生頭腦中的舊有觀念的激烈碰撞,使之在對新與舊的觀念的質疑,思索中進入鑒賞的境地。如學習《莊周買水》是鑒賞作者的巧妙構思,折射現(xiàn)代生活的面貌。作者借用了有關莊周的一些事情巧妙地貫穿起來,形成一個真實完整的情節(jié)。同時作者用當代人的眼光來觀照古人古事,用現(xiàn)代意識加以改造、生發(fā),讓內容折射現(xiàn)代生活的色彩。教學實踐證明,這一鑒賞對學生的震撼是很大的。三是注意通過教材的比較閱讀,啟動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主動地去鑒賞。
在這里,自主學習是“本”,但教師的點撥是“火種”,也不可缺少。教師應努力做到善
于引導學生為自己制作“火種”,進而培養(yǎng)學生燃起大火“照亮自己”的能力。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鑒賞是學生、文本之間的互動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應貫穿整個高中語文教學的始終,要切合語文學習的目的性、特征和規(guī)律,讓學生學會品味學習材料中所負載的信息,學會推求作者的寫作意圖,學會獲取與人實踐能力。事實鑒賞學習的策略,主要是要立足于問題教學。在這里,“問題”是教學的重點,需傾注極大的熱情。
首先,要精心設計鑒賞性的問題,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引領。鑒賞性學習是可以將問題作為落腳點的,因此,能夠尋求到富有鑒賞意味的問題是教學的第一步。評價“問題”質量的標準,一是能否激發(fā)學生鑒賞興趣和熱情,二是是否具有啟發(fā)性和思辨性,三是是否符合“知人論世”的原則。在問題提出方面,應努力從教師設疑布陣的“要我鑒賞”到學生自發(fā)釋疑的“我要鑒賞”。其次,要精心組織鑒賞性的討論,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題內容。教學中,應極大限度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連續(xù)不斷地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一直處于自主鑒賞的積極狀態(tài)之中。第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會對教師討論的問題進行評判,看看孰是孰非。不評判固然不對,但不把握好評判的“度”也不利于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更不利于鑒賞的良性發(fā)展。比較理想的評判,應是在肯定鑒賞行為的基礎上,對一些不正確的看法進行扼要的剖析,對一些還需作進一步透視的問題進行思路、方法或角度的點撥,或將鑒賞要點深入淺出地處理,同時勉勵學生在課余時間探其精髓。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為開展鑒賞學習創(chuàng)造了極為便利的條件。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為學生的鑒賞性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計算機網絡學習不但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而且實現(xiàn)了對學生鑒賞性學習的最大支持。例如:組織開展計算機網絡教學,讓學生訪問教師為開展鑒賞性學習而開設的網站,來查找適于開展鑒賞性學習的網頁。教師可事先制作網絡教學課件,主要內容可包括“問題探討”“名篇精鑒”“課文重讀”“鑒賞空間”“名家點評”“舊題新解”“我的園地”等。在這一環(huán)境中,學生的鑒賞熱情會得以較為充分的發(fā)揮,鑒賞的效率亦會得到增強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進而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閱讀于鑒賞能力。網絡學習對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來說前途非常廣闊,前景極其誘人,值得我們去為之奮斗,促其發(fā)展,令其完善。可以說,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并不只是高中階段特有的任務,也不能說只有到了高中才具有培養(yǎng)的可能與必要,只是在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具有特定的意義。近幾年的《考試說明》中不斷地將有關鑒賞的客觀性試題改為主觀性測試,也使鑒賞閱讀顯得尤為重要,這決不容忽視,所以我們從語文教學的角度,極力倡導培養(yǎng)高中生的鑒賞能力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而這一理念的擴展和延續(xù)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