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嬋
【摘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均進行積極有效對癥治療。與此同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3.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再次出血率為7.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6.11±3.45)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6.11±4.01)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細致、完善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其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9-0117-02
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病時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心悸、精神萎靡、意識模糊,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了影響。因此,對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就顯得極為重要。我院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期間予以全面、細致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效果,現(xiàn)將具體護理措施和護理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齡(45.3±16.3)歲,按照基礎病變可分為胃潰瘍20例,慢性胃炎15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5例,復合性潰瘍10例,食管潰瘍8例,急性胃黏膜病變6例,胃癌6例,胃切除術后吻合口潰瘍4例,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2例。所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輕重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endprint
【摘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均進行積極有效對癥治療。與此同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3.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再次出血率為7.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6.11±3.45)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6.11±4.01)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細致、完善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其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9-0117-02
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病時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心悸、精神萎靡、意識模糊,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了影響。因此,對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就顯得極為重要。我院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期間予以全面、細致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效果,現(xiàn)將具體護理措施和護理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齡(45.3±16.3)歲,按照基礎病變可分為胃潰瘍20例,慢性胃炎15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5例,復合性潰瘍10例,食管潰瘍8例,急性胃黏膜病變6例,胃癌6例,胃切除術后吻合口潰瘍4例,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2例。所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輕重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endprint
【摘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均進行積極有效對癥治療。與此同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3.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再次出血率為7.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6.11±3.45)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6.11±4.01)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細致、完善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其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19-0117-02
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病時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心悸、精神萎靡、意識模糊,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了影響。因此,對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就顯得極為重要。我院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期間予以全面、細致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效果,現(xiàn)將具體護理措施和護理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齡(45.3±16.3)歲,按照基礎病變可分為胃潰瘍20例,慢性胃炎15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5例,復合性潰瘍10例,食管潰瘍8例,急性胃黏膜病變6例,胃癌6例,胃切除術后吻合口潰瘍4例,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2例。所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輕重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