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開興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這是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不斷追求的目標。如何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到學生手中,讓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呢?關(guān)鍵在于老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以求得教學的最大效益。我們平時所說的“減負增效,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實際上就是對“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詮釋。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筆者認為:
一、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設(shè)計一個具有創(chuàng)意、富有魅力的導(dǎo)語,創(chuàng)設(shè)一種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情境,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俗話說: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別開生面的導(dǎo)語,可以在學生平靜的心田,激起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讀——助推學生理解文本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笨梢?,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學生如將課文熟讀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的程度,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學《金色花》一文時,我緊緊圍繞“讓學生讀出詩的味道,讀出詩的情感”的教學目標,以“多讀少問,以讀代講”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安排了三次讀全文:第一次先由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點評,希望掃除生字詞,初步把握感情基調(diào)。學生總體評價是:“這首詩,寫的是孩子對母親的愛,可是剛才的朗讀太平淡,沒有突出母子之間的幸福和甜蜜。”學生這樣評價朗讀,可見,在聽的過程中他們已經(jīng)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內(nèi)容和情感。第二次是自由朗讀,希望他們能把剛才評價過程中所理解的情感盡量表達出來。之后引入并重點指導(dǎo)文中母子對話的朗讀:“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我不告訴你,媽媽?!睂@兩句對話的反復(fù)練習,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一個母親的著急、欣喜、嗔怪交織的情感,一個孩子頑皮、撒嬌、自以為得意的姿態(tài),讓學生充分感受母與子之間互相交流著的和諧的愛的旋律。
三、議——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彼?,我們要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個性化的解讀?!瓕W生的激烈爭論,多角度的思考,不僅彰顯了他們的個性,而且也激活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四、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用”,要能“用”就必須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即向課外延伸,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拓展知識,進行拓展訓練。在教學完《寓言二則》一文后,我要求大家續(xù)寫《蚊子和獅子》。有一位學生是這樣續(xù)寫的:“蚊子剛要被蜘蛛吃掉時,蚊子向蜘蛛求情,并以每天給蜘蛛喝人血作為饒他一命的交換條件。這時蜘蛛想了想,認為很劃算,今后生計不用愁了,就放了蚊子。蚊子于是吸人血來供養(yǎng)蜘蛛。幾百年后,蜜蜂知道了蚊子與蜘蛛的勾當,便警告蜘蛛,蜘蛛不聽,蜜蜂就用自己屁股后面的大刀刺殺蜘蛛,蜘蛛終于不敢再吃人血。而蚊子再也改不了吸人血的習慣,自然與人為敵到現(xiàn)在,由于蜜蜂與蜘蛛在搏斗中,雙方均受到重創(chuàng),蜘蛛除了在人家房檐下過著一種‘守株待兔的生活,也失去了生存的其他能力,而蜜蜂的功力大減,保護自己的能力削弱,很容易受傷犧牲,人們自然同情它,保護它。”
葉圣陶先生說:“教亦多術(shù)矣,運用在乎人?!币雽W生學有所獲,關(guān)鍵在于老師的引導(dǎo)、課堂的組織。因此,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發(fā)展”著眼,積極探索高效語文課堂教學方法,讓課堂煥發(fā)新的生命和活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