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宋捷
摘要:本論文對臨汾市區(qū)隰縣第三中學的四個年級段的31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該學校相應學段的4名教師過調查形式進行調查,通過訪談進行了深入了解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的現狀,涉及提問頻率,提問范圍,提問類型。調查結果發(fā)現:學生雖然普遍認為課堂提問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教師提問時的語氣語調語速,口答方式等都會影響教師提問的效率。針對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結合相關理論和文獻,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以期望能達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有效性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提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稱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一、研究目的
本文在元認知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和社會互動理論等及指導下,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課堂教師提問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旨在探求英語課堂師生問答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原因,提出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二、調查的實施
1、調查目的
很多英語教師不知如何提問,準確的說是不懂提問的策略,這必將影響課堂教學實際效率,影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本文的研究選取了臨汾市隰縣第三中學的四個年級共8個班級,就初中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同時對選取了四名初中教師進行課堂、課后訪談,了解不同教師在實際課堂上的提問的不同做法,其目的是為了尋求更好的一種方法。
2、調查對象
本文所選取的調查對象是上臨汾市隰縣第三中學的四個年級學的學生,隨機抽取四個年級段的31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被調查的學生包括六年級,(76人),七年級(82人),八年級(79人)和九年級(72人),調查對象涵蓋了初中年級學生的不同層面,筆者發(fā)放問卷310份,回收問卷310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290份,有效率為93.5%,同時選取的該初中的四名英語教師(一個是高級,一個中級兩個是一級)進行訪談,更全面了解課堂教師提問現狀。
3、調查結果
90.1%的學生認可教師課堂提問的作用,認為提問對自己的學習或多或少都有幫助,各有45%的學生認為提問有助于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38%的人認為提問可以提高自己的答題能力從而提高考試成績;19.5%的學生認為提問可以鍛煉自己的膽量;18%的學生認為提問可以幫助自己集中注意力,很少學生不認為提問有助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目標的實現。這說明了一個問題,教師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目標認識不深刻,從而對這方面的重視不夠,導致學生對提問的認識不全面。
通過訪談,四位教師也一致認同課堂提問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幫助,都認為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學生的集中注意力。這說明教師將課堂提問作為避免學生分散注意力的主要方式,以保證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逐漸注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有3.6%的學生認為提問對自己的學習幫助不大,超過50%的學生選擇了前者一學生聽不懂問題,索性就不聽了;自然教師的提問起不到作用,一萬面,學生認為提問對自己沒有幫助是目身的原因,他們意識到了這一點,意味著學生有想提高自身英語水平的期望。
三、課堂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
問題:1、問題針對一性不明確;教師課堂提問的問題也許經過了精心的設計,但是由于課堂學生人數太多,提問便會出現盲目現象:長此發(fā)展,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也將隨之下降。2、問題缺乏趣味性,不貼近生活;教師提問的問題多與課文有關,教師根據課文內容設定問題,脫離實際生活。致使學生學習熱情不夠,這樣學生就無法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去,教學和學習效果目然低下。3、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提問多使用一般疑問句,學生通常只需回答Yes or No就行。4、教師提問后的反饋行為不當;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沒有及時做出反饋,這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的教師對學生答案的反應只有單純的好與不好,評價沒有爭對性,過于單一。
四、結論及建議
1、要按照自己的教學目標來設計問題,確保不同程度水平問題的合理比例。
2、問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簡單的問題無法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太難的問題超過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我們應該按照“最近發(fā)展區(qū)”來設置問題,這樣最能促進學生思考,從而積極參與課堂問答。
3、在問題的趣味性和思考性的協(xié)調上,教師可以在新授課的講解過程中,主要側重于問題的趣味性,這樣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
4、教師在課堂上應多采取無規(guī)律的叫答方式和以全班同學為對象的叫答范圍。
5、教師在進行提問之前,應思考過該問題想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是鞏固學生知識還是鍛煉學生能力,是否與該課時的目標一致。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俞燕琴.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 ,2009(04):27-28
[3]張厚玲,《課堂提問的誤區(qū)種種》,《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年
[4]李紅.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探索[M].北京:中學課程資源.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