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好鋒
摘要: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是指教室的布置、安排,班新安縣職業(yè)高級中學級的班風,治班理念,課余文化建設,學習風氣等。通過對所在班級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和班級團結向上的氛圍的營造,能增添學生學習生活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養(yǎng)成文明行為習慣,培養(yǎng)正確審美觀,鍛煉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班級向心力、凝聚力,激發(fā)愛班愛校的熱情。班級文化的建設更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設計班級文化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各個年齡段的個性特征和認知能力,使班級文化建設得到更完善的發(fā)展。
關鍵詞:班級文化;學生;教師;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9-0049-02
杜威指出:"學校是一種特別的環(huán)境,它用專門的設備來教育孩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教育人的環(huán)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一個班集體學習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對所在班級課室環(huán)境的布置及對教室環(huán)境的要求,構造一種教育和學習的外部文化環(huán)境,能增添學生學習生活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養(yǎng)成文明行為習慣,培養(yǎng)正確審美觀,鍛煉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班級向心力、凝聚力,激發(fā)愛班愛校的熱情。因此我要求班級的教室必須是課桌閃光,門窗鮮亮,物品有序,地面潔凈外,還要求有一個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創(chuàng)造一個文明的學習環(huán)境。下面我從班級文化建設及其作用和怎樣建設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來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1.班級文化的建設及其對學生各方面的影響
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是指教室的布置、安排,班級的班風,治班理念,課余文化建設,學習風氣等。班級文化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首先是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教室的衛(wèi)生狀況、教室的審美情趣、教室的文化氛圍,再加上理念和風氣等統(tǒng)稱為"班級文化"。班級文化的建設對德育、美育、智育的影響。(1)班級文化對德育的影響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無形的、潛移默化的、有助于學生成長的和做人的心靈的"場",它能讓學生自覺自愿地接受其影響、受到其熏陶、感染和鞭策。學生在班級文化的作用下,能夠樹立起堅定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yǎng)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舉止和嚴謹刻苦的學風。(2)班級文化對美育的影響在于通過教室的布置,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培養(yǎng)。(3)班級文化對智育的影響在于利用黑板報上開辟的知識天地、小測驗、學英語、每日一題等小欄目進行知識的傳授,也可通過學習園地發(fā)表學生的習作,發(fā)表學生對學習的體會、經驗以及一題多解的新思維等。班級文化的建設其實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它不可能一成不變,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力求做到色彩協(xié)調、格調活潑、形式常新,寓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體。在教室的布置中要讓學生成為教室的主人,盡可能讓他們去布置、去美化。班主任只是起到一個顧問和指導者的作用。此外,班級文化建設要做到"空間美、整潔美、書畫美、語言美、色彩美和激勵性、揚棄性、彌散性、凝聚性"。通過班級文化建設,使班規(guī)班約得到完善和執(zhí)行,使各種規(guī)章制度便于操作。
課余文化建設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主要是指班級的課外學習小組、課外興趣小組、課外活動、班級文體活動的建設。班主任可以通過對課余文化的建設,組織各種各樣的、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小組,課外興趣小組的活動,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學生鮮活的個性的目的。班主任還可以通過課余文化建設來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增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通過各種興趣小組的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發(fā)現美、追求美、熱愛美、感受美的能力。建設班級文化時注重誠信教育。誠信是人之為人的基本特征,人人都需要誠信。在班級管理中,知人善任,激發(fā)每個同學的學習和工作熱情,組織團結、積極、奮發(fā)向上的班干部隊伍,增強班級凝聚力。
2.怎樣做好班級文化建設?要根據班級的特點去建設
班級文化的建設更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設計班級文化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各個年齡段的個性特征和認知能力,使班級文化建設得到更完善的發(fā)展。班級文化建設,對促進班級管理的良好局面很有幫助。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必須結合班級實際。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特點,在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結合班級實際來進行。如果不顧實際情況,生搬硬套,是不會取得好的效果的。(2)必須要依靠學校、家長、社會和其他老師的配合和支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班級文化建設僅僅靠全班同學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社會的榜樣支持,學校的活動支持、家長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進班級的文化建設。
2.1 全面了解學生、確立班級文化的方向。盡管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但他們身上也有一些共性的東西,如果把這些共性的東西挖掘出來,就會大大提高學生對班級題的認可度。
2.2 營造文化氛圍。班任教師要善于營造文明氛圍,把那些硬性的規(guī)定、制度以柔性的文化形式推出,形成一種大家認同的理念時,才是學生樂于接受的。3、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打造學生的思想。有的班級提出"誠信是金";有的班級提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有的班級提出"做國家棟梁之才";有的班級提出"要做一個最好的你";有的班是"學貴有恒,學貴有勤";有的班級是"問號是打開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有的班級是"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無紀律不成人才";也有的班級是"己所不予,勿施于人"; "離開眾庶,則無英雄";有的班是"寬待一切,容納他人"等。這些理念所產生的作用是學生的自我約束,具有自覺性和主動性。
2.3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班集體文化重在參與,學生是班級的主人,班主任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chuàng)設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如班級的環(huán)境文化建設,墻報、板報的更換、教室墻壁的布置,不能只靠幾個人去做。要把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完成,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和表現才能的機會。再如賦予角色。每個學生都有極強的表現欲,即使是為老師拿拿教具的小事也樂此不彼。班主任教師要給每個學生一個"頭銜",讓他們負有一份責任,融入到班級文化建設之中,從而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2.4 創(chuàng)設情感文化。情感文化是良好的班級文化的基礎,"愛心"是班級情感文化的核心。情感文化表現為師生情、同學情。師生情:"愛生如子"、"一日之師,終生為父"。同學情:"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我們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讓班級處處充滿"家"的溫馨 ,并使這種情感文化匯集到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校園、愛他人、愛長輩的旋律中,這也是師生共同的心路歷程。
把以上的班級文化建設歸結為兩類:班級物質文化建設和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是指教室環(huán)境建設。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授業(yè)、育人的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huán)境可以激發(fā)性情、陶冶情操,給人以啟迪教育。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主要是指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等。我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特別注重培養(yǎng)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如何做人,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這兩類班級文化建設齊頭并進,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