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婷婷
【摘 要】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了闡述,同時提出了解決辦法。
【關鍵詞】學生管理 挑戰(zhàn) 應對措施
一、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相對于許多發(fā)達國家,我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起步較晚,經驗不足,在機制與體制等各個方面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面對當今快速發(fā)展變化的社會,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逐步暴露出來,認清這些問題,學生管理工作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
1.學生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年來,經過不斷的探索,我國的高校學生工作管理制度雖進行了完善,但仍有一些真空地帶,導致沒有相應的政策指導學生管理的實施。同時,現(xiàn)有的學校規(guī)則制度的制定不夠嚴密,在實施的過程中,沒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復雜性,形式較為單一呆板,不能得到學生的配合,在管理中常常適得其反,不能給工作的開展予以足夠的支持。
2.學生工作管理方式不科學。我國高校的學生管理方法雖進行了不少改革,但就模式而言還是比較單一、僵硬,管理方法所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多為對抗式的,在管理方式上比較簡單,很多方面還存在著“由管理者一手包辦,管、壓、控”等強硬的手段,不夠民主,缺少激勵措施,對與學生的互動不夠重視,制約了學生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從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3.學生管理工作定位不合理。目前,在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由學生工作人員負責,對政治輔導員而言,由于學生工作的內涵有了很大的擴展,事務性的工作越來越多,其行政職能漸漸大于其政治教育職能,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只能疲于應付,分身乏術。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滲透在課堂學習、校園活動、師生交往等各個方面。
4.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專業(yè)化不夠。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其管理員除要有相關的管理學知識外,還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目前,在許多高校中,許多管理人員還未經過正規(guī)的崗位培訓就走上了工作崗位,從而使得管理人員的管理理論水平與管理經驗不足,僅僅以解決局部問題為導向,不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工作的責任。
二、新世紀,高校學生工作所面臨的新挑戰(zhàn)
1.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高校教育及其管理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它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體制、方法和理念等方面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信息化時代是多元、開放的,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來獲取和吸納各種想要的信息,進而形成日益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難度。
2.高校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高校改革的日趨深化,雖使高校硬件與軟件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從1999年擴招開始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校的配套設施與師資力量很難獲得及時的補充,學生管理工作者面對的學生數(shù)量成倍增加,學生的思想也因社會的多元化和開放式辦學而更難以把握,從而不能及時解決當前學生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學分制及后勤改革等,使班級、團組織不再是學生交流、學習等活動開展的重要載體,學生對組織和管理的認同度由于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而降低,從而導致管理效能下降。
3.當代大學生的新特點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信息網絡化、經濟全球化伴隨著當代大學生的成長,使得當代大學生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特點。他們的價值觀多元化,層次豐富,有較強的愛國主義感情,卻沒有精神支柱,在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方面參差不齊,生活中充滿新鮮動力,興趣選擇多樣,但缺乏磨難,韌性不足,急功近利,崇尚個人成功。當代大學生的這些特點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
三、針對以上的問題與挑戰(zhàn),高校管理工作應該多措并舉,開拓新局面
1.踏實建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制度。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應該是以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出發(fā)點,打破學生管理工作的僵硬性,體現(xiàn)一種民主開放更具人情味的管理理念,遵循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規(guī)律,挖掘學生的潛能。同時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規(guī)范學生在校的行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良好的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力;制定更能反映學生自身發(fā)展與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改進對學生質量的定量單一評價系統(tǒng)。
2.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鼓勵讓學生參加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學生事務管理,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保證其參與的平等性,使學生在學校的決策制定中發(fā)出聲音,使學生體驗自我管理,改變學生只能硬性接受學校既定政策的被動局面和學生在管理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被管理”的叛逆心態(tài)。在學生管理過程中,通過角色的轉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學生工作者是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擔任的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工作者不僅要有一定的理論水平、較強的工作能力,還要熟悉學生的行為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心理咨詢、就業(yè)指導等工作。因此提高學生工作者的專業(yè)素質,采取措施,加強對學生工作者的培訓,提高學生工作者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完善管理體制,重建管理模式,樹立新的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方式,才能在當前的環(huán)境中突出重圍,取得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毓.以人為本:高校學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
[2]彼得、杜拉克.管理:任務、責任、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3]蔡紅梅.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求索,200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