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摘 要:本文針對高中學生解讀散文存在的困惑,從細節(jié)、線索、情味、語言和精神五個方面深入淺出地作了分析,旨在引導學生正確地把握散文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散文鑒賞的水平。
關鍵詞:高中;散文作品;教學方法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的語言感悟力越來越強,散文的閱讀更能激發(fā)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抓細節(jié)
這里所說的細節(jié)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指呈現(xiàn)于散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寫,以及相關的社會事件和景物環(huán)境描寫,總之是具體生動的人,是繪聲繪色的事,是細膩形象的景的描寫。強調抓細節(jié)描寫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心中建立對人、事、物的鮮明印象,把握人、事、物的特征,找出其生成根源。如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描寫的“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和“在牽?;ǖ祝涕L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筆下的牽?;ǔ錆M冷澀的味道,其實這正是作者內心無限悲涼的寫照。再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中對地壇里生命活動的描寫,“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一句中“聚集”“壓彎”“墜地”三詞極具表現(xiàn)力,讓學生細細揣摩,可以體驗到生命積蓄之美的巨大魅力?!皾M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正是這草木生長的聲響刺激了作者,刺激了作者活命的希望。平時在散文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準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自問作者為什么選取這些細節(jié)而不涉及其他細節(jié),想想各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人事物的哪些特征,探究細節(jié)描寫使用的語言一般都有什么特點等,通過這些問題的研究深入把握作品的內涵。
二、理線索
既然散文以“散”名世,形式活潑,章法自由,那么與其相應的文章線索必不可少。從頭到尾,從外到內散亂的散文不是散文中的精品,就像散亂的珍珠不成一件藝術品一樣。因此,讀散文理線索,是一種解剖作品文心、解讀作者心靈符號的做法,盡管操作起來有難度,但總比光是粗淺地讀一讀文字來得深刻。理線索,說到底是對作品整體的把握,它既指看清文章線索,也指在看清文章線索的同時賞析評點線索安排鋪設之妙。散文的線索大致有三條:情的線索、理的線索、事的線索。不過具體到各篇文章中,各線索可能是黏合在一起難以拆分的。解讀《記念劉和珍君》,可依循情的線索進行,其實也就是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連續(xù)性和變化性的規(guī)律;解讀《小狗包弟》,可依循事的線索和情的線索進行,因為作者的情和故事的敘述交織混合,雖然可以各理一條線索,但是將最后兩條線索合并理出看,能看出文章的奧妙;解讀《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可依循事的線索和理的線索進行,作品用事件表現(xiàn)人物特點,事事相連,線性排列,事的線索較為分明,同時文中貫穿著作者對人物的理解——寫哪些事,怎么寫,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本質,這就要有另一條線索攏起來,這另一條線索是理的線索。在理清線索的同時,要看清線索隱伏的情況,既要看清明顯的線索,又要看清暗藏的線索,還要看清多條線索交織進行的狀況。
三、品情味
許多散文不唯敘事,還重抒情,情感成為一條串連全文的線索。不過此處的情味不局限于情感,還包括情趣、趣味等。情感、情趣和趣味是散文中的靈魂和核心。一篇文章有總體的情味,也有局部的情味。揣摩總體的情味,要靠歸納總結,宏觀把握;揣摩局部的情味要靠精細的分析,沉潛的體會。品情味可以和理線索結合起來進行,因為情味的表現(xiàn)也可以是線性不斷的,而且文章往往是一種情味貫穿到底,在理清線索的同時也能方便地把情味揣摩得徹底。
四、學語言
散文語言一方面是作者寫人記事、表情達意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讀者進入散文情境、感受作者胸懷和情誼的憑借。對學生來說,品語言是學習語文的最基本的任務。學習散文的語言包括不同的方面或層次,解讀難句、品味意蘊深刻的語句是首先應該做到的,此關不過,遑論其他;其次是賞析一些優(yōu)美、精警的語句;再次是總體地評價課文的語言風格,可以在不同課文之間進行比較;最后從讀寫結合方面說,還有仿寫句子、記住詞語和句式,以便在作文時化而用之。例如:學習《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可以熟讀全文,背誦若干文段,但首先要把文中的一些難懂的句子讀懂,不可囫圇吞棗,在此基礎上,則可以重賞析一些精警語句,來體味魯迅先生或激憤或昂揚的情感;《荷塘月色》中月下荷塘之景的描寫,作者運用了比喻、通感、擬人等修辭手法,把碧綠舒展的荷葉、幽雅純凈的荷花、清淡飄渺的荷香以及翠綠欲滴的荷波描繪得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這段精彩的文字歷來是教學中語言賞析的重點,可以在領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
五、悟精神
散文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挖掘課文的人物精神。所謂挖掘,就是要深入探究,細致分析,真情感受,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力量;挖掘的對象,一是課文人物的精神品質,二是在課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作者的人格魅力。
總之,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握這五個方面,學生品讀散文的能力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