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曉燕
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師注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和電視節(jié)目,網絡和社會資源,還是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開發(fā)資源。如何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還有哪些課程資源有待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挖掘和開發(fā)?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
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其從閱讀中選取資源,增強自己的寫作積累
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倍嘧x書,讀好書,多思考,多記錄,是增強語文寫作積累的基礎。在《青年文摘》《讀者》《特別關注》《意林》等一些優(yōu)秀刊物中,很多文章樸實、生動、富有哲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從中選取一些推薦給學生閱讀。
選取的文章可以是勵志方面的。每一個勵志故事都是一方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為學生指引前進的方向。閱讀這些經典勵志故事,對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明確奮斗目標,學會如何成功都是大有裨益的。古今中外,很多成功者都曾從勵志故事中獲得人生啟示,激發(fā)無限潛能:拿破侖從一則小故事中找到了矮個子的自信,終于成就了創(chuàng)世偉業(yè);帕瓦羅蒂通過一則椅子的故事走出迷茫,成為世人矚目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們的故事一方面給學生以激勵,一方面也可以成為學生向勵志故事學習的榜樣。
選取的文章也可以是親情方面的。一些諸如歌頌父母愛、師生情、兄弟誼之類的文章,能夠在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的同時,讓學生體會真情實感。我曾向學生推薦閱讀閻連科的《我與父輩》,并與他們深刻討論了文章中父親“打我”這一部分:“我”把葦席下藏的幾十上百張新毛票兒,偷偷拿去買芝麻燒餅,父親問“我”,“我”不承認。父親狠力地朝“我”的臉摑起耳光來,直打到“我”說是“我”偷了他才歇下手。但是當他知道“我”用偷的錢全都買了燒餅吃掉了時,為什么眼里又含了淚呢?學生們思考片刻,紛紛舉起了手……我想只有這樣的閱讀體驗,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情感。
名家美文、散文同樣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這些文章文質兼美,它們濃烈的感情和優(yōu)美的語言既是學生學習規(guī)范語言的典范,又能給予其文化熏陶、情感熏陶和審美的愉悅。在一篇篇語言優(yōu)美的作品中,學生可以與作者共同經歷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往事,可以去結識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也可以與作者同游美景、暢談人生。
2.從優(yōu)秀的電視節(jié)目中借用資源,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加對人世百態(tài)的認識
電視是傳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工具。它圖文聲并茂,生動活潑,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使他們更容易接受,并能在潛移默化中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小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優(yōu)秀的電視節(jié)目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加對人世百態(tài)的認識。我最先推薦給學生看的是《百家講壇》中的《易中天品三國》,后來引領學生觀看了韓田鹿的《大話西游》《鮑鵬山新說〈水滸〉》。一位位大師的精彩講述讓學生們領略了三國中的刀光火影、劍拔弩張;重溫了西天取經路上師徒四人的斬妖除魔、一心向佛;感受到梁山好漢們的智斗官兵、義氣沖天。
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和電視節(jié)目激發(fā)了學生們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熱愛讀書,知識面越來越廣。同時學生用自己珍藏在寫作素材庫中的內容進行寫作,作文中的情感更加真實、感人。
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1.充分利用網絡和社會資源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
21世紀是網絡信息時代,面對強大的網絡,我們只有把握時代脈搏,觀察社會中的敏感話題,才能更好地開發(fā)語文課程資源,才能我們獲得的知識更加貼近生活、豐富多彩。那些國內外的重要事件,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局部地區(qū)的戰(zhàn)爭,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等都可以成為我們討論的話題和習作的素材。作為一個威海人,我永遠不會忘記5月29日的那場山火。5月30日早晨,全市中小學停課,我就通過QQ群讓學生把關于山火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寫下來。學生目睹了山林上空的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呼吸著混合了樹木燒焦后煙塵的空氣,親歷了緊急避險轉移,從電視上收看到威海人民抗擊山火的眾志成城。學生們把這些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下來,讀后令人感動萬分。
2.學生的日常生活更似源泉,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資源
課堂并非孤立于現實之外的學習空間,教師應該將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之中。只有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資源,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像生活一樣不斷掀開新的一頁,才會充滿不朽的生命力。我班的小桐寫的日記是介紹他的紙飛機,在日記本中還附有七架疊好的紙飛機。小沛把他試飛一次就折斷機翼的航模命名為馬航370……在同學們身上發(fā)生的這些有趣的事,展現在日記中顯得愈發(fā)生動。電視上播放《我的兒子是奇葩》的電視劇時,我就以《我的同學是奇葩》為題讓學生寫一篇日記。學生們是邊笑邊寫,語言自是風趣幽默。學校舉行運動會時,突然下起雨來了,運動會被迫暫停,只能上課。這時,我就以《下雨了……》為題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所見所感。當我讀了學生們的習作后才知道他們的內心活動原來如此豐富。
總之,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它是傳承傳統(tǒng)優(yōu)秀教學經驗的需要,是語文學科自身特性的需要,更是落實新課改目標、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我們要積極投身到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實踐中去,合理利用、開發(fā)課程資源,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迎來小學語文課程開發(fā)的又一個春天。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教研培訓中心)
(責任編輯:史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