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醍
內(nèi)容摘要:針對單位建設的現(xiàn)實需要提煉主題,側(cè)重典型人物的精神境界提煉主題是提煉和確定能夠反映時代特征的主題的兩種基本方法。
關鍵詞:先進典型 主題 提煉 方法
新聞界知名記者穆青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提煉和確定能夠反映時代特征的主題,十分重要的是要解決一個針對性問題。一方面,要考察同當前斗爭關系最密切、群眾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課題是什么,另一方面要考察人物本身具有哪些最能體現(xiàn)時代特征的精神?!睆倪@段描述中我們可以歸納出提煉主題的兩種方法:
一.針對單位建設的現(xiàn)實需要提煉主題
典型指導是一門領導科學,要使典型和典型材料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就要抓準問題,能否抓住和抓準問題,通過培樹典型解決問題,這就成為確定主題的關鍵。
1.根據(jù)形勢、任務的需要提煉主題
典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既來自群眾,又是時代的產(chǎn)物,即反映時代的需要。有的典型就是為了促進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而樹立和宣揚的,這就要求典型材料能夠反映時代特色,適應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因此,提煉主題時不僅要從掌握的材料出發(fā),還要胸懷全局,把握時代脈搏,把掌握的材料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分析、認識,從中提煉出準確、深刻的主題。比如,一個單位軍事訓練成績突出,其原因,可能是軍事訓練的位置擺得正,也可能是組織領導比較有力,還可能是真打?qū)崅涞乃枷霕涞美?,?zhàn)斗精神教育搞得好。在全軍上下強調(diào)搞好戰(zhàn)斗精神培育的大背景下,從第三個側(cè)面去提煉主題無疑效果會更好一些。
當然,著眼形勢、任務需要提煉主題,是在有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的,不能為了追形勢、趕時髦而有意夸大事實,胡編亂造,人為地制造典型。典型必須與現(xiàn)實同頻共振,濟南軍區(qū)在研究徐洪剛的宣傳主題時,就抓住了當時社會治安狀況惡化,人民群眾呼喚正義回歸的大形勢,因而使這個典型的宣傳有了更加廣泛深刻的社會意義,結果一炮打響,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共鳴。
2.根據(jù)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提煉主題
軍隊是一個執(zhí)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廣大官兵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特別是當代青年官兵有強烈的上進心和使命感,積極為軍隊和國家建設做貢獻,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先進事跡隨時可見,但不能把凡做過好事的都樹為典型。抓典型的目的在于推動部隊的發(fā)展、促進單位的建設,在于教育人、培養(yǎng)人,產(chǎn)生輻射力,使先進經(jīng)驗變成普遍做法,可以達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抓好一個點牽動一個面,樹立一個人帶動一群人”的效果。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提煉主題時還要從單位實際出發(fā),認真研究單位建設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官兵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實思想問題,挖掘出典型最有意義的亮點,把典型事跡與現(xiàn)實需要結合起來,尋找二者的最佳結合點,努力增強典型材料的針對性,使典型為推動本單位的全面建設發(fā)揮指導作用。
二.側(cè)重典型人物的精神境界提煉主題
典型宣傳要緊扣時代脈搏,緊跟形勢潮流,從現(xiàn)實生活中敏銳地發(fā)現(xiàn)那些走在時代前列,能夠集中體現(xiàn)時代需要和正確導向的人物,把他們作為宣傳的對象,主導民族精神,弘揚時代的主旋律。凡是部隊黨委決定作為重大典型宣傳的典型人物,一般都有突出的成績、過硬的事跡和大量感人的事例。但宣揚典型不單純是表揚好人好事,典型報道也不單純是羅列感人事例,而是探尋典型人物的精神世界,要跳出具體事跡素材,從思想內(nèi)涵上加以提煉和升華,提煉典型人物精神境界是確定主題的重中之重。
魯迅逝世時,郁達夫在《懷魯迅》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雖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評論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要看它培養(yǎng)了什么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么樣的人致敬,對什么樣的人追懷。”
這兩段話是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存發(fā)展要有精神上的遵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培樹典型其實就是為人們尋找一種精神圖騰,典型是傳遞這種正能量的一種載體,所以說,我們寫典型事跡材料,至關重要的就是提煉人物精神境界。寫先進事跡的目的在于表現(xiàn)人物的先進思想,不僅要寫做了什么,還要寫為什么這樣做,要寫出支配人物行為的思想。要防止“見事不見人,見人不見精神”的傾向。
1.要提煉出崇高的時代追求。時代造就英模,英模引領時代,英模的時代精神就是英模的本質(zhì)特征。只有把典型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來觀照,按照時代的特點和要求來確定主題,才能充分展示典型的先進性,才能讓人們明白向典型學什么,怎么學。發(fā)現(xiàn)、概括、提煉和宣傳典型的時代追求,往往是典型事跡材料寫作的首要任務。夏明翰烈士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道出了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一代人的追求,夏明翰這個典型就成了一個時代的旗幟?!盃奚乙粋€,幸福十億人”,上個世紀80年代戰(zhàn)斗在“老山”前線的將士叫響的這一口號,揭示了新一代軍人的追求,“老山”英雄群體成為新時期最可愛的人。
社會的進步依靠主流的帶動,社會的主流主要表現(xiàn)在人的思想取向和精神狀態(tài),胡錦濤在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90周年大會上用36個字概括了90年間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的主流: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沖鋒在前,浴血奮戰(zhàn)、赴湯蹈火。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fā)憤圖強,勇挑重擔、艱苦創(chuàng)業(yè)。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再立新功。人民選擇對什么樣的人致敬,對什么樣的人追懷,有什么樣的理想追求,往往取決于主流的引導,這也是我們樹典型,宣傳典型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2.要提煉出優(yōu)良的時代作風。習主席強調(diào),全軍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而奮斗。其中作風優(yōu)良是保證,關系到軍隊的性質(zhì)、宗旨和本色。宣揚、提倡和推廣優(yōu)良作風是實現(xiàn)強軍目標的保證,也是寫作典型材料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典型事跡材料寫作中,發(fā)現(xiàn)、挖掘、提煉出先進典型人物所體現(xiàn)出的優(yōu)良時代作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澳暇┞飞虾冒诉B”的“身居鬧市,一塵不染”的作風,焦裕祿的“心系群眾,同甘共苦”的作風,極其深刻地影響了軍風、民風和黨風。作風的挖掘、提煉是非常有意義的,但也是很艱難的。近年來,全國新聞戰(zhàn)線組織開展的“走基層、轉(zhuǎn)作風、改文風”活動,倡導植根人民,從基層出發(fā)服務中心服務大局;去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以優(yōu)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這些都是我們國家當前社會大發(fā)展所需要的一種優(yōu)良的時代作風的具體體現(xiàn)。
3.要提煉出時代的精神風貌。時代精神能起到鼓舞士氣、激勵人心、喚起大眾、催人向上的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忘我拼搏的鐵人精神,就曾激勵億萬軍民努力工作,拼搏向前。記得解放軍報1989年12月刊登了一篇描述青藏線官兵無私奉獻事跡的文章曾感動了無數(shù)軍內(nèi)外讀者,給讀者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其成功之處,就在于文章從眾多事跡中提煉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斗”的青藏精神?!叭齻€特別”高度概括地反映了青藏線官兵的精神風貌,成為叫響全軍全國的一個時代的響亮口號。
參考文獻
[1]馬金生.抓典型的方法與藝術[M]海潮出版社.2008.
[2]馬金生.大型文字材料寫作技法詳解[M].海潮出版社.2010.
(作者介紹:武警警種學院基礎部文化教研室副教授,主要從事公文寫作、大學語文教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