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玲
摘 要:閱讀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它不僅在考試中分值高,而且對于學生的聽、說、寫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影響。從現(xiàn)行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對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以及如何實施以閱讀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模式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改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
一、現(xiàn)行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大都是“讀前、閱讀、讀后”三步走模式。讀前是閱讀的了解階段,主要是了解背景知識,提前掌握新詞匯。閱讀是閱讀活動的熟練階段,學生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全面理解文章,熟練詞匯、語法等。讀后是閱讀的鞏固階段:(1)就閱讀內(nèi)容做深入思考,弄懂文章的背景、意義;(2)是給定相似話題或相似語法運用的案例,讓學生仿寫文章或仿說英語。
這種模式運用下的英語閱讀教學,通常會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效果,學生學完初中英語后,讀不懂基礎(chǔ)的英語讀物,對英語閱讀提不起興趣,很少主動上網(wǎng)閱讀英語,學習外語的思維方式還未得到改變,提高的只是閱讀筆試技巧,掌握的只是基本的語法和詞匯。
二、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應(yīng)達到的標準
初一學生要全部掌握課本單詞,課外閱讀量不少于4萬詞;要能看懂并執(zhí)行題目要求;要能正確朗讀課文,并能讀懂故事,抓住短文大意;會使用中英文對照詞典等簡單工具書。
初二學生要全部掌握課本單詞,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0萬詞;要能看懂圖表信息,能理解信件、說明文等;要能熟練朗讀課文,并能結(jié)合語境猜測生詞意思,能理解敘述文章大意。
初三學生要全部掌握課本單詞,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5萬詞;要能結(jié)合全文和構(gòu)詞法推測生詞意思;要能把握段落間的邏輯順序,能把握文章主題,并能理解故事情節(jié),對其做出合理的預測和猜想;要能讀懂初中水平的讀物,并結(jié)合閱讀目的用自己的閱讀技巧獲取信息。
三、實施以閱讀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模式
1.閱讀與聽力相結(jié)合
閱讀和聽力能力的訓練可以相互結(jié)合。學生通過閱讀掌握文中詞匯的用法,并能通過音標正確發(fā)音,才能聽懂聽力中的信息。如果聽力和閱讀的話題相似,且學生掌握該話題足夠的詞匯,那聽力就自然不是問題。因此,教師不妨將閱讀和聽力結(jié)合起來,把教材中的閱讀文章進行相似轉(zhuǎn)換,用變更時間、地點、人物、流程圖等方式將其轉(zhuǎn)化成聽力材料,讓學生先練習聽力,之后再次閱讀更改過的文章,可增強學生對類似話題的掌握情況。
2.閱讀與口語相結(jié)合
大量閱讀是擴大學生詞匯量的關(guān)鍵,而大聲朗讀英語閱讀資料也是提高學生口語的關(guān)鍵。普通在校中學生只能在課堂上跟著老師、同學練習英語口語,朗誦內(nèi)容也僅限于書本上的閱讀材料。因此,老師先要合理安排課上、課下的時間,讓學生結(jié)合成英語口語小組,給他們分配閱讀任務(wù),讓學生先閱讀一個故事、一段場景等,然后讓他們分角色演說出來,同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和口語能力。老師還要給學生補充課外閱讀材料,如,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蟲系列”、《英語沙龍》的詩歌、劇本等,都是被精簡修改后適合中學生的詞匯和閱讀水平的名著,學生鍛煉閱讀和口語兩不誤。
3.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
閱讀和寫作,閱讀是從現(xiàn)有資料中理解、提取信息,轉(zhuǎn)化其為自己所用;寫作是將自己已有知識用文字表達出來,兩者的思維方式相似。因此,教師將閱讀材料修改利用,使之成為寫作的示范性模板,學生只需要熟練記憶閱讀材料,就可舉一反三將其轉(zhuǎn)化成寫作材料或套用其語法句型進行再創(chuàng)造。初中英語課本中的閱讀材料,有書信、郵件、簡單對話及說明文等各種形式,都可以作為寫作的參考模板。
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學習和鍛煉是密不可分的。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注重閱讀能力的訓練,還要平衡聽、說、寫的能力訓練。
參考文獻:
王素.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