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趣味和文學素養(yǎng)的最佳媒介之一,但是不少學生認為它們只是需要背誦的內容,因而缺乏學習這些內容的興趣,甚至對其望而卻步。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改進策略,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方法;探究
古典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篇古詩詞,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要做好古詩詞鑒賞題,我們就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賞析古詩詞的方法,掌握了賞析方法之后,無論是做課內題,還是做課外題,學生都能游刃有余。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大家都知道古詩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但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
1. 缺乏對古詩詞的鑒賞。
我國著名的古典詩詞作品的數(shù)量數(shù)不勝數(shù),有相當多的作品值得人們對其進行鑒賞和研究。然而,目前對這些古詩詞的鑒賞是在一定的文學層面基礎上的,對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鑒賞少之又少,在這個問題上語文教材專家也不可否認,對中學語文古詩詞的鑒賞缺乏研究。
2. 學生缺乏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不感興趣,覺得古詩詞枯燥乏味,很難理解,背起來很費勁,還得看書下的備注才能勉強看懂全文的大致意思。對于學生們來講,學習古詩詞不及學習現(xiàn)代文章有趣,現(xiàn)代文多以白話文為主,簡單易懂。還有學生覺得學習古詩詞沒有什么用,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那幾個古詩詞默寫,根本體會不到古詩詞中美的所在,覺得那些生活與事物離我們很遙遠,沒有必要去研究那些東西等。很多學生都缺乏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
二、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
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
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講究用詞凝練,而且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時間,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不少學生提不起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甚至對其有畏懼心理。針對這一現(xiàn)象,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尤其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探究欲望。首先,風趣幽默、獨具魅力的課堂導入語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良好的課堂導入,就是教學成功的開始,因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語,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活他們的思維,使學生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古詩詞學習中。其次,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一些使學生對新知識產(chǎn)生興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狀態(tài),促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自覺主動地探求新知識,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境界。
2. 鼓勵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
在學習初中語文古詩詞中,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將自己融入到古人設置的情境中,想象自己就是當時的主人公,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以《天凈沙,秋思》為例,可以讓學生充分開展想象,想象當時的情境,大膽的將自己所想的畫片用語言描繪出來:一根根干枯的樹藤纏繞在一顆顆枯老的大樹上,秋風瑟瑟的吹動樹上的枯葉。昏暗的空中,不時傳來寒鴉的叫聲,聲音是嘎呀的,一陣陣悲涼。一座小橋下,水面是平靜的,秋風輕輕吹過泛起一點波瀾,緩緩的流向遠處的炊煙升起的尋常人家。悲涼的秋風,孤獨寂寞的街道,一個孤獨的游子騎著一匹眼看就要瘦死的老馬,在太陽就要下山,僅留的一點余暉中,孤獨寂寞的向前行駛著。學生通過對這種情景進行無限制的想象,可以充分體會到詩人當時的處境,作詩的心情。一個孤獨的浪子思家之情,獨自走在他鄉(xiāng)的道路上,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所看到的夕陽西下,燕雀歸巢,炊煙裊裊的人家之景無不體現(xiàn)出作者此時心目中的無限思鄉(xiāng)之情,在對景物的描寫中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這樣深入的去聯(lián)想與想象詩人的寫作場景,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對古詩詞進行理解與吸收。
3. 讓學生掌握誦讀古詩詞的方法。
(1)引導學生讀出真情。誦讀是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它應當貫穿于古詩詞學習的始終。但是這種誦讀并不是讓學生機械地讀出詩句,而是要通過教師的范讀和講解,使學生理解詩句隱藏的情感,進而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詞,這樣的誦讀才是生動的、感人的,才能表達出詩人的思想情感。
(2)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誦讀。學生學習古詩詞,除了要靠教師的講解理解其含義,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誦讀來領會詩文所傳達的精神。每個誦讀者因為自身的知識水平、生活閱歷和經(jīng)驗的不同對古詩詞中所體現(xiàn)的主題、表達的思想情感等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許多古詩詞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和解釋,以上情形為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古詩詞誦讀提供了空間和條件。由于沒有固定的朗讀形式,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他們可以在不破壞古詩詞情感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誦讀,比如對作品基調的把握、情感的控制、聲音的高低快慢等做出靈活的處理,體現(xiàn)出自己對詩作的獨特理解。同時,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誦讀也使古詩詞得到了富有個性的演繹。
三、結束語
中國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古文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古詩詞在初中語文學習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小看的。我們要高度重視初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式,通過意境與想象將學生帶入古人的生活領域,通過學習與實際相連接,讓學生更加準確全面的理解和學習古代詩詞作品,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中激發(fā)對古文學的熱情與興趣,接受古文化對孩子們的精神洗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深入理解和欣賞古代文化,享受古詩詞給我們帶來的精神體會,開闊我們的視野,潤化我們的心靈。
參考文獻
[1]熊麗萍.初中古詩詞教學方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
[2]王雅芹.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探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