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蘭
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學生呈現(xiàn)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他們總是和別人對答案,不相信自己,學習總是零零散散的,對一些知識只會死記硬背,也不自己思考一下,還有的學生干脆放棄自己,自娛自樂.我們大部分教師對此作出了許多努力,本文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一、轉化后進生,貴在激趣
許多名人都有一些關于鼓勵學習的名言名句,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只要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在學習中才會化被動為主動.
上課時,教師先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對數學世界的興趣越來越濃.數學學科的邏輯性很強,內容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所以情境教學可以很好地將全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數學后進生大多覺得數學很無聊,在課堂上違反紀律的事件時有發(fā)生,比如:睡覺,看課外書等,對數學問題一點也不上心,老師講老師的,自己做自己的,甚至有的學生還和老師對著干.如果教師以真誠的語氣批評教育他們,他們就會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錯誤.情感的表達也需要在一個良好的范圍內,讓后進生的生命活力可以完全地發(fā)揮出來,那么數學教學也能深入到后進生的心靈深處,數學教育欣欣向榮.
二、轉化后進生,宜在理解
有些學生變成了數學后進生,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且還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以不能認為后進生數學成績差是他們不用功的結果.教師應對所有的后進生進行深入分析,然后再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
教育教學中,人的整體素質是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表現(xiàn)的.而智力因素與數學后進生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比如后進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形象和抽象思維能力等都低于智力因素正常的學生.
想要幫助這些后進生,短期內沒有什么有效的方式幫助他們改善智力方面的問題,然而我們對他們的苦衷也要有所了解,由此分析他們的心態(tài),選擇合適的方式幫助他們改觀和消除心理上的陰影.我們可以這樣做:課堂教學時,選擇難度較低的問題,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興趣;課后作業(yè)要盡量簡單,按照每個人的情況做一些課后的指導;考試前,讓后進生制定適合他們的目標.這樣,可消除后進生的自卑、膽怯的心理,增添他們的自信和智慧,而且制定的數學目標也能如期完成,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這讓他們的發(fā)展和成長的能力也隨之得到提升,接著,教師還要嘗試開發(fā)他們身上的智力潛能,讓他們從本質上學好數學.
三、轉化后進生,妙在鼓勵
1.捕捉機會,鑄造后進生成功的快樂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說過:“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解決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但是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主要關注的是解決已經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學生一碰到那些新出現(xiàn)的問題就又什么都不會了.”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實踐活動中,讓后進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和數學有著相通性,那么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勇氣也就會與日俱增.
2.賞識評價,呵護后進生的自尊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部位,它激勵著學生不斷地前進,是前進的不竭之源,是向上的動力,是青少年不受污染的最高貴的品質所在.”那些嚴重打擊后進生的信心和自尊心的行為,不僅沒有改善教育效果,還讓教育的感情本質出現(xiàn)了偏差.“臨近清泉,心靈得到凈化;臨近評價,生命得到鼓舞.”數學教學中,推崇的就是評價這一方式,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度和學生作業(yè)的正確度,還要多多表揚、常識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讓所有的后進生都能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獨特魅力.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提醒我們的“對學生的分數要慎重一些,要明白,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具有推動作用的情感力量,它使得學生可以實現(xiàn)好好學習的愿望.因此你要想辦法使這種力量可以一直留存下來.沒有這種力量,教育上所有有效的措施都是施展不了的”.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進行常識評價,呵護后進生的自尊心,讓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那么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會越來越足.
綜上所述,現(xiàn)實的教學中要多多關注數學后進生,并適當地鼓勵他們,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他們會有很大的進步的.
(責任編輯鐘偉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