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馮靜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7.028お
【摘 要】作為肩負教師培訓重任的管理者,他們的觀念、知識、技能的補充、更新、拓展和提高,不僅關系到一線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效益,也關系到中國教育的繁榮與發(fā)展。因此,對教師培訓管理者的培訓要給予特別的關注。但目前管理者的培訓卻存在著培訓需求的調查分析不足、培訓層次低、培訓內容與方式問題突出、培訓理念和專業(yè)素質欠缺等問題。在今后的培訓中,應注重培訓需求的調研,增加培訓機會,提高培訓層次,綜合運用多種培訓模式。從成人學習的特征出發(fā),設計結構化課程,通過培訓促進管理者的專業(yè)發(fā)展,以此來保證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提高培訓的質量。
【關鍵詞】教師培訓管理者;培訓需求;培訓建議
【中圖分類號】G5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794(2014)07-0093-03
【收稿日期】2014-04-08
一、問題的提出
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也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教師培訓的有效開展離不開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的培訓者隊伍。組織培訓者研修項目是研究培訓者培訓的規(guī)律、探索培訓者培訓的模式、完善培訓者培訓的組織管理、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1]所以,教育部在2009年正式實施了“國培計劃”培訓者研修項目。作為肩負教師培訓重任的管理者,他們的觀念、知識、技能的補充、更新、拓展和提高,不僅關系到一線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效益,而且關系到中國教育的繁榮與發(fā)展。所以,開展對管理者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加強培訓需求分析,對于提高教師培訓的實效性以及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教師培訓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1毖芯康畝韻螵
本研究的對象為參加“國培計劃”培訓團隊研修項目的西北師范大學管理者班的46名培訓管理者。其中男教師有41人,占總人數(shù)的891%;女教師有5人,占總人數(shù)的109%。在46名教師中,漢族教師有42人,占總人數(shù)的913%;少數(shù)民族教師有4人,占總人數(shù)的87%。
2毖芯康姆椒í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問卷的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和開放性問題。問卷的內容涵蓋了參培教師的基本信息、既往參加培訓的情況、在培訓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對此次培訓的期待等方面。通過問卷的方式來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獲得的第一手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了解教師們的培訓需求,以便解決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提高培訓的質量。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共向參加此次培訓的教師發(fā)放問卷48份,收回有效問卷46份,有效率為958%。
1迸嘌登岸耘嘌敵棖蟮牡韃櫸治霾蛔悛
圖1 以前是否進行過培訓需求的調查
圖1所示,在調查的46名教師中,有33人以前參加培訓沒有進行過培訓需求的調查,占了總人數(shù)的717%。只有283%的人以前參加培訓進行了培訓需求的調查。這說明,大部分教師在以往參加的培訓中,培訓機構對其培訓需求的調查分析不足,沒有對教師的培訓需求給予足夠的重視。
2迸嘌倒芾碚嘰蠖嗝揮脅渭庸管理者的培訓
圖2 以前是否參加過管理者的培訓
如圖2所示,在調查的46名教師中,有26人以前參加過管理者的培訓,占總人數(shù)的565%,有435%的人從來沒有參加過管理者的培訓。所以,在今后的培訓中應盡可能地增加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以便教師自我的提高與發(fā)展,保證培訓的效益。
3迸嘌擋憒蔚停主要以省級和市級培訓為主
圖3 以前參加過管理者培訓的類型
由圖3可以看出,以前參加過管理者培訓的類型比較多,主要以省級的培訓和市級的培訓為主,分別占了總類型的346%和269%。參加國家級這種高端培訓的比較少,只占了總類型的192%。
4迸嘌的諶縈肱嘌搗絞椒矯嫻奈侍獗硐滯懷霆
本研究對教師以前培訓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調查,從回收的問卷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培訓中遇到的問題很多,而且類型各不相同。
圖4 以前培訓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如圖4所示,教師在以前培訓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培訓方式方面的問題、培訓內容方面的問題、培訓對象方面的問題、培訓團隊的問題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培訓內容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培訓的內容過于重理論、輕實踐(4人);培訓內容缺乏科學性與系統(tǒng)性(3人);培訓內容安排上沒有遵循成人學習的規(guī)律(6人);其他問題(1人)。由此可以看出,首先,培訓內容的安排上沒有遵循成人學習的規(guī)律是最主要的問題,占了429%。這說明教師在以前參加的培訓中,組織者忽視了參培者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沒有遵循成人的認知規(guī)律,培訓內容缺乏適切性。其次,是培訓的內容過于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占了286%。再次,是培訓內容缺乏科學性與系統(tǒng)性和其他的問題,分別占了214%和71%。因此,在以后的培訓中要注意培訓內容的對象性、適切性與系統(tǒng)性。
培訓方式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培訓方式單一(6人);培訓過程中雙方缺乏交流互動(4人);缺少觀摩、實踐等具體的學習方式(3人);其他問題(2人)。由此可以看出,培訓方式單一是最主要的問題,占了40%。其次是培訓過程中雙方缺乏交流互動,占了267%。最后是缺少觀摩、實踐等具體的學習方式和其他方面的問題,分別占了20%和133%。所以,在以后的培訓中要注意培訓方式的調整與改變。
5苯淌ε嘌倒芾碚叩吶嘌道砟詈妥ㄒ鄧刂駛褂寫提高
教師亟待通過培訓解決的問題
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數(shù)(人)比例(%)
培訓理念19413
知識結構9196
專業(yè)素養(yǎng)11239
其他問題7152
上表說明大多數(shù)的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自身培訓理念和專業(yè)素質有所欠缺,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四、教師培訓管理者的培訓建議
1弊⒅嘏嘌敵棖蟮餮校科學合理地設計培訓方案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養(yǎng)方案的邏輯起點,是確定培訓目標、培訓課程和實施方案的前提,也是進行培訓效果評估的基礎。[2]但是調查發(fā)現(xiàn),培訓機構對教師的培訓需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在今后的培訓中,要注重對參培者進行系統(tǒng)的需求調研分析,綜合考慮其基本情況、知識結構、工作環(huán)境、培訓需求及培訓的期望等,在此基礎上利用分類綜合、排序篩選、提升轉化的方法,從目標、內容、方式、資源等方面進行整體把握,確定培訓內容和方式,組建培訓團隊,組織資源,制定管理辦法,設計效果評估,安排培訓過程等,使培訓具有針對性、及時性,減少重復工作,避免低質、低效的教師培訓。
2痹黽優(yōu)嘌禱會,提高培訓層次,保證培訓質量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作為管理者卻有435%的人從來沒有參加過管理者的培訓,參加過管理者培訓的教師主要也以低層次的培訓為主,接觸高端培訓的機會很少。而教師要想獲得專業(yè)發(fā)展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在職培訓,所以,在以后的培訓中應該增加每個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防止參培“職業(yè)教師”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提高培訓的質量規(guī)格,保證培訓的效益。
3弊酆顯擻枚嘀峙嘌的J劍提升培訓的實效性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326%的教師都認為以前的培訓方式呆板單一,流于形式,培訓過程中雙方缺乏交流互動,很難調動教師的學習興趣,培訓方式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因此,在今后的培訓中,應努力改變“講授式”和“報告式”的傳統(tǒng)培訓模式,將參與者的自主學習和專家指導相結合、將參與者的問題和研究相結合、將教師的需求和發(fā)展相結合,綜合運用專家指導、專業(yè)閱讀、經(jīng)驗總結、同伴交流、專題研討等方式,設計形式多樣的培訓模式,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同時,還應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通過“觀摩—研討—實踐—反思”的方式,使管理者體驗到高質量培訓的操作流程與方法,通過研討使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教學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理論知識真正轉化和內化成自身的教學行為。[3]
4貝映扇搜習的特征出發(fā),設計結構化的培訓課程,滿足參培者的需要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304%的教師都認為以前培訓的內容存在問題,它忽視了教師已有的經(jīng)驗和沒有遵循成人學習的規(guī)律等。教育心理學家諾爾斯(M盞nowles)曾經(jīng)提出成人學習理論的有關假設,包括成人需要明確學習動機;成人希望進行自我指導;成人在工作中獲得了很多學習的經(jīng)驗;成人經(jīng)常帶著問題去學習。[4]因此,不能采用強調系統(tǒng)知識和技能學習的中小學的方法來進行培訓,要強調問題解決和方法的習得,建立一種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模塊化的課程結構。培訓的課程要體現(xiàn)出由模塊、專題和單元組合的結構化特征,即培訓項目圍繞培訓主題,針對培訓目標和預期成果,進一步運用統(tǒng)合的思想,首先設計出結構化的課程模式,然后在模塊中設計若干系列性專題,最后每個專題內容再細分為多形態(tài)的單元活動。各課程模塊之間、各模塊的專題之間、各專題的單元活動之間,呈現(xiàn)出清晰的邏輯結構。[5]這種結構化的課程以問題為中心,把問題進行分解和整理,既滿足了教師學習的特點,又滿足了教師最想獲得的有效培訓方式和技術技巧的需要,同時還解決了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5蓖ü培訓促進教師培訓管理者的專業(yè)發(fā)展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教師們的培訓理念和專業(yè)素質還有待提高,應該向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師培訓工作中,應將教師培訓觀念的轉變與更新作為主要任務,把教師當作培訓的主體來對待,加強教師實踐技能的培訓,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把教師培訓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同時,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實際需求和職業(yè)特點,尊重教師的個性差異,隨時聽取參培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并將一些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技術以及由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的東西納入到培訓工作中,使教師通過培訓能夠真正地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并在培訓中不斷地完善和發(fā)展,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
ぁ靜慰嘉南住開
[1]陳小婭.在“國培計劃—培訓者研修項目”國家級研修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12).
[2]張虹.重慶市農(nóng)村小學教師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J].基礎教育,2011,(5).
[3]趙冬梅,等.關于農(nóng)村小學英語頂崗教師對培訓課程設置需求的調查研究[J].科技信息,2010,(11).
[4]許麗娟.員工培訓與發(fā)展[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5]余新.有效教師培訓的七個關鍵環(huán)節(jié)[J].教育研究,2010,(2).
(編輯/喬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