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成
【摘要】本文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教學活動與德育的關系進行了闡述,強調了在體育教育領域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針對體育教學活動的自身特點,提出了體育教學中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體育教學;德育
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是高等教育總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將育人這一根本任務寓于教學過程中,既擔負著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任務,又擔負著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任務,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增強體質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促進身心的和諧發(fā)展。體育精神是指體育運動中所蘊含的對人的發(fā)展具有啟迪和影響作用的、有價值的思想、作風和意識,包括愉快的生活態(tài)度,較強的身心適應能力,個性的發(fā)展,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化和責任感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結合學生實際積極探索體育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體育精神的存在,認識體育精神對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體育精神教育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具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一、體育和德育的關系
體育是指通過身體活動來增強體質、傳授健身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體育是教育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重要方面。體育教學是實現體育的主要形式,它通過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來達到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參與鍛煉的興趣、能力和習慣的目的,并在該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快樂與痛苦、團隊與合作、組織與紀律,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情操,鍛煉學生意志,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的德育包括“民主與法制、無神論、青春期、人道主義、心理健康、職業(yè)和生活指導、市場經濟意識”等內容。其主要形式包括各種講座、各類圖文宣傳、說服教育等。不難看出,兩者均隸屬于教育,應為教育的總體目標服務,但它們又有明顯的區(qū)別,即德育“直接說理,以理服人”,主要作用于學生的“意識”,而體育需要學生通過身體的體驗去感受蘊含的內在精神特質。
二、寓德育于體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與其他教學過程相比,體育教學有其特殊性。這不僅體現在教材的編制與內容的安排上,而且體現在體育教學獨特的手段和方法上。同時,教師的個人魅力和體育運動特有的競爭性均能很好地貫徹德育活動。因此,把握好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是將德育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的關鍵。
(一)認真設計教案與教學方法
體育課中的許多教材,本身就蘊含德育的內容。根據這個特點,教師有意識地突出德育思想,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體育教學是在實踐中傳授知識的過程,它不同于一般的以政治宣講、個別談話等語言形式為主的思想教育,而是寓德育于學生的具體實踐與身心活動中,把思想品德教育從課下滲透到課前、課上甚至課后。如堅持課堂常規(guī)的師生問好形式,樹立尊師愛生風氣,培養(yǎng)禮貌待人習慣;嚴格考勤制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比如球類教學中,向學生講解團結一致、密切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是球類活動的核心。
(二)選擇不同的組織教法進行德育教育
合理地選擇和運用組織教法,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術、技能,發(fā)展學生體力與智力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十分重要。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心理活動與身體活動、意識和行為結合起來,利用課的組織教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教育。如通過隊列隊形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動作迅速整齊,嚴格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通過發(fā)揮體育骨干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作和獨立工作能力;保持有條不紊的練習次序讓學生懂得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重要性。
(三)通過展現教師素質進行德育教育滲透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自身的素質在德育教育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除了要有莊重嚴肅的態(tài)度,還要充滿健康與活力。教師通過對自己儀表的重視傳達給學生一個相應的信息,從而使學生知道儀表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教師要談吐文雅,講解清楚,示范標準,言行一致,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啟示,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和熏陶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好的習慣。實踐證明,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心理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學會做人比學會做事更重要。知識是無邊的海洋,是無限的力量,教師知識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個人才能的發(fā)揮,也影響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體育教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專注,理解學生的誠摯,善良和勇敢的拼搏精神,能更直接地影響學生,起到不可代替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結合課堂常規(guī)和合理運用典型事例進行德育教育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嚴明的組織紀律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通過每次課對教學常規(guī)的實施,使學生既學技術,鍛煉身體,又培養(yǎng)好作風、好品質,長此以往學生將能培養(yǎng)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和實踐,加強中華民族的美德教育,進一步增強文明禮貌意識,增強學生相互團結、協作精神。利用體育競賽、游戲和身體練習的特點,要求學生遵守競賽游戲規(guī)則,公平競爭、尊重裁判,理解競爭對手。使學生懂得,只有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才能獲得真正充分的自由。另一方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用先進人物的體育鍛煉和磨練意志的事跡,有針對性的介紹我國體育健兒之所以能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所取得的好成績,為祖國爭得榮譽,都離不開平時的刻苦訓練以及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激發(fā)廣大學生的強烈愛國熱情、榮譽感和責任感。
(五)結合偶發(fā)事件的處理進行德育教育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偶發(fā)事件會經常發(fā)生,教師應及時、充分地利用偶發(fā)事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在籃球比賽中,有個別學生摔倒后,立即爬起來繼續(xù)參加比賽的生動事例,及時給學生以恰當的鼓勵與表揚,這對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為集體爭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對偶發(fā)的不良事件則指出要害,給予適當的批評,又能提高學生對是非判斷能力。比如,足球的合理碰撞有時會引起學生眾毆,教師要及時阻止意外情況的發(fā)生,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客觀的評價,讓大家理解“禮讓三分,相安無事”的道理。
三、小結
寓德育于體育教學中是一項十分細致而復雜,是將智慧、體質、意志和道德品質融為一體的綜合教育,是體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作為體育工作者,應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努力塑造大學生強健體魄的同時,還要高度重視德育教育,不斷探索和實踐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法,主動結合體育教學獨有的特點,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把育人的根本任務貫穿于體育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徐小荷.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0(27).
[2]王艷紅.淺談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8).
[3]林俊杰.淺談德育教育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1(6).
[4]杜鮮花.高校教學中體育與德育相互滲透的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1(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