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
【摘 要】初中語文課的教學,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揮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需要從多方面對現(xiàn)有教學進行改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師生關系 高校課堂 興趣 主體 合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8.191
在教學中必須認識到語文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更要認識到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的重要性。教師要從思想上對創(chuàng)設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給予重視。首先要從教學目標和學生發(fā)展出發(f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進行更新,轉變現(xiàn)有的教學觀念,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其次,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再次,要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最后,要使學生真正的成為語文教學的主體,對其給予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轉變目前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
受到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許多教師仍然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在目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還沒能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自己作為教學的主體,不考慮學生的真正需要和發(fā)展的要求,進行灌輸式的枯燥講解,學生只能被動的回答簡單問題,一味的做筆記。在課上也很少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整個課堂幾乎沒有師生間的互動,課堂變成了教師講解的舞臺,學生對語文課逐漸失去興趣,學習效率較低,學生的發(fā)展受到了抑制。
要想創(chuàng)設高效初中語文課堂,就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進行積極更新。將學生真正的看作教學主體,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積極開展教學。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做好自己引路人的職責。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確?;顒蛹饶軡M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又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情況,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確保課堂的高效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課文《我的母親》時,先引導學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母親,說出自己對母親的認識,母親做過哪些事情讓你有很深的印象。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的情感,更好的投入到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中。然后在開始這篇文章的學習,這樣學生對于作者情感的理解會更加到位。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參與課堂的熱情很高,教學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想創(chuàng)設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必不可少的。新的課程標準提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jù)不學生的不同特點有效的開展教學;尊重學生主體的差異性,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確保教學的高效性。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師在課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更多的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肯定,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溫暖,使學生喜歡語文教師,愛上語文課的學習。教師要對自己的課堂語言給予重視,用心組織自己的語言。
比如在進行課文《小石潭記》的教學過程中,由于作者所描述的是一幅唯美的山水景色,通過對小石潭的樹木、石頭、魚和水等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孤單和凄涼。先讓學學生朗讀幾遍課文,將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進行標記,自愿結成小組,對這些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也可以向教師請教。在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后,對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時找?guī)孜粚W生來分段朗讀課文,對于學生的朗讀給予積極性的評價,給學生鼓勵,使學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然后教師運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對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進行講解。這種方式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語文之美,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更愿意和教師進行交流。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在課下教師要積極的走進學生中,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對學生遇到的各種困難給予幫助,這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有助于學生敞開心扉和教師進行交流,根據(jù)學生反映的情況對教學進行改進。
三、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語文能力包含多個方面,最主要的是聽、說、讀、寫、譯的能力。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教師對知識進行枯燥的講解,不注重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不能將學生作為教學的真正主體來對待;整個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學生很難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
1.教師應該扮演好自己課堂引路人的角色,對教學進行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在課上集中精神,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解決問題。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為學生樹立榜樣,時刻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談吐;在授課時要充滿激情而又不缺乏幽默,為學生展現(xiàn)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感染學生。
2.教師要更多的給予學生鼓勵和贊揚,充分尊重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斗志,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只有做到了以上兩點,才能夠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積極開展合作教學
學習不僅是自身提高,更重要的是自身的提高要與社會的需求相符合。要想提高教學效果,使教學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有效的開展合作教學,增進師生、生生間的教學合作與交流。不同的人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進行有效的交流合作能夠不斷的豐富知識體系,開拓學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發(fā)展更加符合當今社會的需要。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之間要進行知識與技能的交流,不斷完善自己的語文知識體系,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更好的做好教學工作。此外,還要組織學生之間合作學習,使學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更好的理解問題,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古詩《赤壁》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合作教學,從網(wǎng)上搜集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案,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完善。在課上讓學學生說出自己所熟悉的和“赤壁”相關的事件,讓他們思考。如果在赤壁之戰(zhàn)中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差錯,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對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通過這種合作教學,拓展了教師和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更深入的體會到作者寫作時的情感,加深了對這篇文章的理解。
綜上所述:創(chuàng)設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需要從多方面對教學進行改進,轉變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的開展合作教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