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蓉
摘 要:通過分析與《周南?關雎》結構、內容、情感相同的《陳風?月出》得出“窈窕”代表的是一種“高大”之美,說明《周南?關雎》位于《詩經(jīng)》之首不僅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教化意義,還有對女性美的統(tǒng)一標準。
關鍵詞:詩經(jīng);關雎;窈窕;高大;審美
一、歷來對“窈窕”的解釋
“窈窕”在歷史上主要有如下幾種解釋:一是指品德的幽閑;二是指住所的幽閑;三是指美貌和品行的兼稱;四是指單純的美貌。
首先是毛傳的解釋。對漢儒的釋經(jīng)方式產生懷疑是理所當然的。宋鄭樵在《六經(jīng)奧論》中就指出“毛氏之說,則《禮記》、左氏,無往不合?!睗h儒解《詩》最主要依據(jù)就是《左傳》。例如毛詩《小序》解讀的體例一般是將詩系于某王某公,根據(jù)其人的或賢或暴規(guī)定詩旨的或美或刺。在后世朱熹也提到“《小序》極有難曉處,多是附會”、“學者當興與詩,須先去了《小序》,只將本文熟讀玩味”,其《詩集傳》在很大程度上就脫離了《小序》的影響。
對于毛詩將“窈窕”解釋為“幽閑”,清代方玉潤就提出過疑問“《關雎》訓幽閑,幽則有之,閑則于窈窕何見也?!睂τ诿妼ⅰ榜厚弧庇枮槠返?,其實同前面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是存在對等的關系的。毛詩“獨標興體”,最具代表性的“興”詩就是《詩經(jīng)》之首《周南?關雎》。毛詩言雎鳩“摯而有別”,而“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關雎之有別焉”。即“關雎有別”之性情就是指代“窈窕淑女”。在漢代的時候,比、興是不分的,統(tǒng)一理解為比喻。如此看來,漢儒“窈窕”之義主要源于“雎鳩”之性。然而“興”的主要作用是起興,和后面的詩句不構成比喻的關系,那么漢儒的釋義就不可信了。
再者就是對于“窈窕”是處所幽閑處的意思,在《毛詩序》中對《周南?關雎》的釋義為“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逼渲小榜厚弧焙汀百t才”相提并論,說明毛詩所理解的“窈窕”之義本是一種美德的幽閑,而不是處所的幽閑。
王肅、楊雄等分別釋義“窈窕”,得出“窈窕”是美貌和德行的統(tǒng)稱?!睹娬x》以一個“非也”,就將這種看法扼殺在萌芽中?!榜厚弧笔沁B綿詞,而連綿詞是指兩個音節(jié)連綴成義而不能拆開的詞。兩者在釋義上是不能分離的,是一個單純詞,只包含一個語素。將“窈窕”分別釋義,再相加為一個詞的意義,這種做法不能不說是草率行為。也無怪孔穎達在引用這種說法的時候,以一個“非也”予以否定。
當然將“窈窕”形容美貌,后世也不乏例子?!冻o?九歌》“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比欢榜厚弧敝皇且环N寫意的美、抽象的美,那么作為《關雎》產生之時的窈窕又是一種如何具體的美呢?
二、“窈窕”實義探析
“窈窕”到底是哪一種具體可形容之美,這需要特別關注《陳風?月出》這首詩。在朱熹的《詩集傳》中提到《陳風?月出》是男女相悅相戀之詞。最開始對《周南?關雎》的解釋都局限于《詩大序》所說的“后妃之德”,朱熹更加把“后妃之德”穿鑿為“文王之妃太姒”,而單就文本本身來看,《周南?關雎》明顯是一首“女子采荇于河濱,君子見而悅之”的男女相戀之詩。對于《陳風?月出》,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提到“‘窈糾猶‘窈窕,皆疊韻,與下‘憂受、‘夭紹同為形容美好之詞?!币驗椤柏步B”、“憂受”、“窈糾”與“窈窕”上古讀音相同。后來聞一多先生的《詩經(jīng)編》在解釋《周南?關雎》“窈窕”之義的時候,就直接省略,只提到參考《陳風?月出》“夭紹”、“窈糾”。
再看看《陳風?月出》和《周南?關雎》兩首詩,其分別以“月出”和“雎鳩”起興,都是寫男女相悅之詞,都是描寫的《詩經(jīng)》時代的美女窈窕然,都是“求之不得”、“勞心悄兮”的情思,這樣分析看來,《陳風?月出》和《周南?關雎》都是描寫同種情感、同類型的美女。而歷來這兩首的相呼應受到忽視,主要是所處的位置不同,《關雎》屬于周南,而《月出》屬于陳風。周南是周公的采邑,屬于正風。而陳是周武王時候封舜的后人媯的采邑,屬于變風再者《關雎》位于“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邦國也”,一般的風詩自然難與之相提并論,但是摒除這些穿鑿和附會,單純從文學的角度,兩者是可以相互詮釋的。
如此看來在《詩經(jīng)》內部,《周南?關雎》和《陳風?月出》遙遙相互。《毛詩正義》《陳風?月出》引鄭箋云:“佼人僚兮,僚,好貌。舒,遲也。窈糾,舒之姿也?!蹦敲纯梢酝茰y“窈糾”就是對美女身姿的描寫。據(jù)程俊英先生的《詩經(jīng)注析》解釋“佼,又作姣,假借字,美好。佼人,美人?!蹦敲础版本唧w指代什么樣的美呢?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提到“姣謂容體壯大之好也。”《史記?蘇秦傳》中有句“后有長姣美人”。即“姣”是了解“窈糾”身姿的關鍵。
同樣是在陳風中,有一首《澤陂》?!睹娬x》引鄭箋云:“荷,生而佼大,荷以喻說女之容體?!逼渲幸蔡岬搅恕百?。荷葉的佼大來比喻女的身材,那么詩中所描繪的美人的身姿是什么樣的呢?!按T大且卷”、“碩大且儼”,《毛詩正義》在解讀《衛(wèi)風?碩人》時,言“頎,長貌,箋:碩,大也。言莊姜儀表長麗俊好欣欣然?!薄按T”在《詩經(jīng)》中是很常見的,如《衛(wèi)風?考槃》、《小雅?車舝》、《陳風?澤陂》、《唐風?椒聊》、《邶風?簡兮》等等?!对娊?jīng)注析》解讀《邶風?簡兮》時也提到“碩人,本義為頭大,引申為凡大之稱。碩人,身材高大的人。馬瑞辰《通釋》俁、扈音近,美與大亦同義,故扈扈訓美,又訓大。按照周代以男女之身材高大為美,如《衛(wèi)風?碩人》,《小雅?車舝》?!?對于卷和儼的解釋,聞一多提到“《御覽》三六八引《韓詩》儼作? 。《薛君章句》曰:重頤也。肥大也重頤之義相成。古人以肥大為美,故卷、婘、?字皆有美之義?!比绱耍蛾愶L?澤陂》中的美人就是指的一種高大之美,也即是“佼”人。而“窈糾”是對“姣”人、“佼”人身姿的描寫,則“窈窕”就是指“高大”的身姿。
三、“窈窕”所代表的共同的審美觀念
歷來對于《周南?關雎》居于《詩經(jīng)》之首,主要是認同其“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教化意義。其實除了教化意義以外,還有一種審美的統(tǒng)一性在里面,即對女性美的共同取向:高大。
據(jù)統(tǒng)計在《詩經(jīng)》中,除了上文的《關雎》和《月出》、《澤陂》以外,大致還有如下幾首描寫了女子的容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周南?桃夭》
何彼襛矣,唐棣之華何彼襛矣,華如桃李 《召南?何彼襛矣》
靜女其姝 靜女其孌 《邶風?靜女》
碩人其頎,手如柔荑,膚如凝脂?!缎l(wèi)風?碩人》
顏如舜華 洵美且都 顏如舜英 《鄭風?有女同車》
子之豐兮,侍我乎巷兮。子之昌兮,侍我乎堂兮?!多嶏L?豐》
椒聊之實,蕃洐益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短骑L?椒聊》
通過上面羅列出來的描寫描寫女性外貌、體型的句子可以得出:“善女”的美貌主要包括年輕(以花喻人)、高大(“碩”)、豐滿這三個因素。而“窈窕”代表的是一種高大的美,可以說代表了《詩經(jīng)》時代的一種審美傾向。
其實不僅僅在《詩經(jīng)》中,在其他同時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對這種“高大”女性美的欣賞,《史記?蘇秦傳》中的“長姣美人” ?!蹲髠?桓公元年 》“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倍捌G”在《說文解字》中是“好而長”的意思。
縱觀歷史,先民對這種對高大健壯的女性審美風尚是由生殖與勞作需要構成的。這在《詩經(jīng)》眾多的求子詩中可以看到,例如《周南?螽斯》就是寫子孫眾多,《周南?芣苢》就是寫通過這種象征性地采芣苢的過程來祝求多子多孫,另外還有《周南?桃夭》、《周南?麟之趾》、《唐風?椒聊》等等,不一而足。
參考文獻:
[1]程俊英、蔣見元著,詩經(jīng)注析[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9年。
[2]李學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3]朱熹著、趙長征點校,詩集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4]姚小鷗著,詩經(jīng)譯注[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