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鷗
后進生在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存在,是讓每位教師都頭疼的事,尤其在語文教學中,語文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提高的,所以語文教師尤其對后進生感到頭疼。在教學實踐中,我是如何轉化后進生的呢?以求拋磚引玉,共同進步。
一、弄清后進生產(chǎn)生的原因
1.學生自己的原因。
學生由于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的差異,如果在教學上不給予特殊關心和照顧,就有可能使他們喪失學習信心。對于一些暫時不會學習、還沒有找到正確學習方法的學生來說,如果教師不注意在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給予特殊指導,則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會下降,最終淪為后進生。
2.教師情緒的原因。
教師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升學有希望的少數(shù)學生身上,就會忽視其他學生。再加上教師喜歡好學生,討厭的自然感情控制不好,易使學生產(chǎn)生討厭教師進而討厭這一學科的心理傾向。這也是產(chǎn)生后進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教法內容的原因。
現(xiàn)在許多教師依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老辦法,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有的教師不會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法改進教法,教學內容往往較固定,只針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成績差的學生往往跟不上,使一些學生厭倦學習而成為后進生。
二、弄清學生差在哪些環(huán)節(jié)
1.閱讀能力差。
有的學生只單純地為閱讀而閱讀,不知道在閱讀過程中進行積極思維,只是懷著依賴心理等教師講解。尤其在一些古文閱讀上,根本不用心思考,結果自然不能達到展卷而自解的境地,即使教師講解了,腦子里依舊一片空白。由一而百,如此反復,便造成惡性循環(huán),閱讀能力大幅下降。
2.思維方法單調,不能舉一反三。
有些學生只會墨守成規(guī),不積極思考問題,極容易產(chǎn)生思維定勢,思維不能展開,導致他們不能通過一事物認識其他事物,認識面狹窄,長此以往,造成思維的單一化。
3.記憶方法差。
由于記憶方法不對,導致一些學生在記憶廣度、速度、精確度及時間等方面均低于優(yōu)等生,時間一長,心理和精神上的負擔導致他們認定自己技不如人。殊不知,這是因為沒有掌握好記憶方法,才使得學習成績顯著下降的。
4.寫作、表達水平低。
在表達、寫作上,由于部分學生缺少扎實的寫作功底及教師沒有及時加以輔導,造成他們在寫作上很難做到中心明確、內容具體,甚至語句不通、句意不清、表達不對,標點符號也很難正確使用,這些都更加重學生認為自己“差”的心理負擔。
三、轉變后進生的方法
既然清楚了后進生產(chǎn)生的原因及“差”在哪里,那么有針對性地進行轉化就比較容易了,我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運用了以下方法:
1.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用良好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可以開展智力搶答、講幽默笑話等活動,創(chuàng)設利于學生轉化的情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以表揚為主,給好作文獎勵,展覽讀書筆記,培養(yǎng)學生的成功感;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對后進生進行恰當?shù)脑u價,施以必要的鼓勵,激發(fā)后進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對后進生進行必要的學習輔導。
增加輔導時間,對后進生進行適當輔導。注意知識的重點性、系統(tǒng)性及方法的啟發(fā)性、問題的針對性、后進生的學習個性等問題,輔導形式主要為課前輔導及課堂巡視輔導,及時收集不同層次學生的信息反饋,及時調整信息的輸出及為學生排憂解難,并從中歸結出后進生轉化的規(guī)律。
3.培養(yǎng)后進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使后進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針對性地制訂學習計劃。如對寫作有畏難情緒的后進生,有針對性地制訂堅持寫觀察日記和生活日記的計劃,搜集報紙雜志上的名言警句、隨感錄等,指導他們仔細揣摩這些短小精悍的隨感錄的含義和表現(xiàn)技巧,讓他們掌握寫作入門方法。
4.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練習。
在語文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為后進生設計練習,根據(jù)學生能力分層次,靈活多樣地設計發(fā)展聽、說、讀、寫能力的多種練習,使后進生在訓練中敏于觀察、強于記憶、勤于思考、富于想象。練習設計還要體現(xiàn)多角度性,即設計目的在于鞏固基礎、鍛煉膽量、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訓練技能、引導發(fā)現(xiàn)、鼓勵創(chuàng)新等各種練習,老師一定要綜合多種方法訓練后進生能力。
5.對后進生的作文教學進行精心設計。
引導后進生寫作,為他們精心選材,多加鼓勵,激發(fā)興趣。在后進生作文評閱方面可使用多種激勵方法。如找后進生作文中的亮點加以鼓勵,或讓后進生點評其他好學生的作文,在評講中讓后進生增強自信,并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作文能力。
6.優(yōu)化教法。
針對各種教法在實踐中的應用,選擇合適的教法,實行因材施教,轉化后進生。在教學過程中,對后進生要多鼓勵、多誘導,要抱有信心,把溫暖灑進每個學生的心靈。這樣才不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我們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后進生,而應該坐下來,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給他們朋友般的關心、期待和信任。同時幫助學生認識本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提出一定的措施,發(fā)揚優(yōu)勢,克服不足。這樣將很容易和他們溝通,取得他們的信任,漸漸調整好他們的心態(tài),漸漸引導他們喜歡學習、喜歡語文。
綜上所述,后進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有目的、有針對性地使每一位后進生都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取得理想的成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