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輝
摘要:教師帶著愉悅的情緒去教,學生帶著愉悅的情緒去學,師生共同去感受語文教學中的一切美的情境,這樣的語文課堂學習無疑就是一次感受美的旅程。在這樣的氛圍中去學習語文,必將是高效而有意義的。本文就語文課堂美的教育的有關做法作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愉悅教學 美的旅程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強調愉悅教學。教師帶著愉悅的情緒去教,學生帶著愉悅的情緒去學,師生共同去感受語文教學中的一切美的情境,在這樣的氛圍中去學習語文,必將是高效而有意義的,這種美育教學也是與素質教育的要義相契合的。
作為一名熱愛教育事業(yè)、喜歡語文教學的小學教師,筆者在力圖將語文課打造成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旅程的意念作用下,一直致力于探究語文課堂美的教育,現(xiàn)將自己在實踐中的做法闡述如下,以期引起同行的進一步研究。
一、攜帶笑容美
教師要成功完成一堂課的教學,除了有充分的準備、充足的自信、科學的角色定位外,一定要帶著愉悅的心情步入課堂。教師滿面春風地步入教室、走上講臺,第一時間向學生傳遞出正能量——我們的語文學習是一次愉悅的旅程。人們都說,微笑是最美的妝容。無論教師的外表如何,她那使人如沐春風的微笑永遠是最好的調節(jié)劑,能讓課堂教學在和諧溫暖中行進。當教師將這份美傳達到每一個學生的心中時,師生間的融洽的關系便有了根源。當學生不小心走神時,教師一句善意的提醒,如“那位同學,看看老師的嘴,聽聽她在說些什么?”“現(xiàn)在是討論時間,不是分心走神時間哦!”同時伴著眼神中的愛意的播灑,這樣的課堂本身就是美的。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既是師生的共同享受,也是學習高效的保障。
二、傾聽書聲美
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朗朗書聲中似乎蘊藏著音樂的節(jié)奏美。讀書講究音韻之美古已有之,我們在觀看影視劇時就會發(fā)現(xiàn)古人在讀書時多是搖頭晃腦,前俯后仰的陶醉狀,那晃動中皆有節(jié)奏美的流露。在古詩文教學中,我們不妨就借用古人的讀書法去讀出它的音樂美。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文言文《學弈》時,可教給學生給較長的句子打出節(jié)奏,在讀的時候讀出或長或短的停頓:“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碑攲W生齊讀時,那朗朗的書聲給人以美的熏陶。在學習現(xiàn)代文時,更要注重美讀的挖掘。如學習《匆匆》一課時,我們可以給學生范讀,為了增加美感,可以采用配樂的方式,用舒緩的輕音樂襯托出對時光易逝的淡淡愁緒,還可以采用多媒體自制視頻文件,讓教師優(yōu)美的范讀與詩意的畫面及音樂融為一體,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在教學中,我們要強調多讀,因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讀書時,讓不同的情緒詮釋出不同文章的美感,這也是領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情感的一種方式方法。
三、分析語言美
每一篇美文都有它美的外包裝——語言美。或是《山中訪雨》的自然美、或是《桃花心木》的哲理美、或是《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悲情美、或是《跨越百年的美麗》的自豪美……它們的語言都有與內容相適應的特色美。我們要引領學生通過感受語言美去感受文章的情感與主題。例如,《山中訪友》中的一句:“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這句話采用了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橋的外形帶給人蒼桑的感受。又如《桃花心木》一文中說道:”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樣的語句讀來會體會出其中的寓含的哲理,給人以美的啟迪。再如《頂碗少年》中寫到少年由于沒有掌握好平衡,頭頂上的碗搖晃得厲害起來,在寫到大幅度轉身時,我們的心被揪得緊緊的。這種驚心動魄的描述不也是一種美嗎?
四、分析結構美
小學階段所接觸的文章雖然短小,但也能看出其中的結構之美。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領學生去分析它的結構布局之美。這不僅有利于理解課文,也為寫作奠定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講《山雨》一課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析這種按時間順序來行文的結構布局:文中按照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來寫,條理清析,詳略得當,給人以美感。又如《索溪峪的“野”》一課的結構也很有特色,它以“野”字作為文眼來統(tǒng)領全篇。在分析文章結構時,由于它是一篇自讀篇目,我們可以給學生設計這樣的一道填空題來讓學生探究、感悟文章的結構:《索溪峪的“野”》一文重點寫了索溪峪的————,————,————的美。它們都有一種————的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自然的————和喜愛之情。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通過理性分析就會掌握這樣的行文結構,同時能領悟到這種結構的美。
五、感悟主題美
我們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在選取篇目時兼顧了文章的文學美、藝術美與思想美、主題美,其思想教學作用也是入選的一個要求。所以,許多文章讀罷都能讓人品味出一種美感?;匚度髡邚奈闹袀魉统鰜淼恼媲榕c贊美是容易被學生們接受的。例如,《窮人》一課中就為我們譜寫了一首窮人之間互相關愛的人間真情之曲;《唯一的聽眾》一課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對年青人的提攜與鼓勵;《一面》一課為我們刻畫了一位和藹可親的革命青年領路人——魯迅先生的形象,贊美了他那種關心愛護進步青年的偉大精神……總之,每學一篇文章,我們要深挖一下文章的主題美,讓學生在感受到藝術美的同時,在思想上與心靈上經(jīng)歷一次洗禮。
總之,語文學習的一種更高的境界是讓語文課變成一次美麗的旅程,讓師生在身心愉悅中感悟到語文那持久而迷人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文文.快樂的小學語文老師[J].第二課堂:小學.2011,(Z2).
[2]李杉玉.談小學中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J].科教新報.2011,(23).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