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海
一天不打掃,則院有落灰,案生浮塵。掃之,則窗明幾凈,天朗氣清。
所以,許多時候都需要打掃:結(jié)婚慶典,宴客迎賓,逢年過節(jié),檢查驗收……許多地方都需要打掃:大到廣場街道、機場車站、機關(guān)單位,小至一庭一院、一幾一案、一衣一帕。
最需要打掃的,我以為,當(dāng)是人的心。
行走于熙熙攘攘為利來往的喧囂中,浸泡在物欲橫流的塵世里,人縱使赤子之心,天長日久也難免染垢蒙塵。
果真,要是心落了塵,魂迷了路,則居官昏貪,為民覷利,這以后的日子可咋整呢!
好在,隨時隨地我們還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對自己進(jìn)行打掃與清理。
比如讀點好書。于書頁中觀世間萬象,看人生百態(tài),既可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激勵斗志,凈化靈魂,也能時時問診心靈上的沉疴,修補人性中的缺漏,稀釋稠濁的欲望,讓人的心變得澄澈清明起來。有道是“書香盈滿人生路”,那本本好書篇篇妙文猶如蔥、姜、椒、醋等佐料煨成的高湯,我們不時地將自己的身心浸潤其中,自然會去腥除膻,香浸骨髓。如此,何愁不能為腹笥中真善美的正能量添籌加碼?
比如聽聽良言。喧囂的市聲常常讓人內(nèi)心鼓噪,心迷智亂。倘若,我們能聽聽摯友發(fā)自肺腑的諫諍,聽聽尊者苦口婆心的規(guī)勸,聽聽智士高屋建瓴的點撥,聽聽高人一針見血的針砭,甚或是街市眾生聞風(fēng)而發(fā)的褒貶、抑揚之詞,也都可能因“言語不多道理深”而“一語驚醒夢中人”,給輾轉(zhuǎn)于紅塵中的你我以醍醐灌頂、振聾發(fā)聵的震撼,從而使得我們能夠規(guī)避誤入齷齪泥淖的風(fēng)險,將心靈的駁船定向于漸臻大真大善大美的航標(biāo)!
也還可以通過“吾日三省吾身”來修身養(yǎng)性,凈化自身;可以登高臨水,借他山之石,以琢“璞身”之“玉”。
何日,一掃褶皺在人們心里人性中的自私、市儈、猥瑣、卑劣、低俗、張狂、霸戾等種種惡俗雜念、丑德敗行,“斬絕塵根與俗念,蕩滌垢滓揚芬芳”,我是這樣的殷殷期待著。當(dāng)然,退一步講,倘若人人一時“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也仍然是高興的——畢竟,這樣,返璞歸真、風(fēng)清氣正的春天也已為時不再遙遠(yuǎn)了。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