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潤 竇云霞
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臨床分析
金光潤 竇云霞
目的 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病因、診斷及治療方法。方法 對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給予精神心理疏導及藥物治療, 觀察其療效。結(jié)果 經(jīng)遵循個體化的原則治療, 32例患者癥狀明顯改善。結(jié)論 FD是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的功能性胃腸病, 治療上應重視心理疏導, 輔以適當?shù)乃幬镏委煛?/p>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癥候群, 其發(fā)病率30%, 占消化專科門診的40%[1], 其癥狀主要包括:上腹痛、上腹部燒灼感、餐后飽脹、早飽感。羅馬Ⅲ標準將FD定義為存在一種或多種起源于胃、十二指腸區(qū)域的消化不良癥狀,并且缺乏能解釋這些癥狀的任何器質(zhì)性、系統(tǒng)性或代謝性疾病?;仡櫺苑治霰驹合崎T診2012年2月~2013年2月因FD癥狀而就診的32例患者, 提高對FD的認識?,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2例患者中, 男11例, 女23例, 年齡27~62歲, 平均年齡46歲。
1.2 診斷標準 采用2006年修訂的FD羅馬Ⅲ診斷標準,即無可以解釋癥狀的器質(zhì)性疾病的證據(jù)(包括內(nèi)鏡), 診斷前癥狀至少出現(xiàn)6個月, 近3個月癥狀符合以下1點或1點以上:餐后飽脹不適、早飽、上腹痛、上腹燒灼感。進一步可分為:餐后不適綜合征(PDS)、上腹疼痛綜合征(EPS)。
經(jīng)遵循個體化的原則治療, 32例患者癥狀明顯改善。
FD是常見病, 不是一個癥狀, 而是一組癥狀, 每例患者各不相同, 在不同的情況下出現(xiàn), 是一種排他性診斷, 其病理生理機制不十分清楚??赡転椋孩傥讣笆改c高敏感:來自胃腸道的主要刺激(源于順應性、胃排空、擴張或收縮)并不會被有意識地感覺到, 但這種感覺域值可能在FD患者中降低, 導致患者對一些微小刺激的敏感性增加。FD患者對擴張刺激的敏感性增高, 可能通過改變對胃壁機械感受器的刺激程度來調(diào)節(jié)胃對擴張刺激的敏感性[2]。②胃腸動力異常:目前普遍認為胃腸動力障礙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胃排空延遲、胃順應性受損可能是引起上腹飽脹、噯氣、早飽等癥狀的主要原因。③胃酸分泌:多數(shù)學者認為FD患者胃酸分泌不高, 但FD患者存在空腹上腹不適、疼痛, 進餐后應用抑酸劑治療緩解, 故不能否認胃酸在引起癥狀中的作用。④HP感染:根除HP后部分患者癥狀改善。⑤心理社會因素:心理疾病, 包括焦慮、抑郁和軀體化癥狀在FD患者中的頻率高于正常人。
FD診斷時采用羅馬Ⅲ診斷標準, 問診時應注意:①有否心理因素, 必要時應進行心理測評。②是否存在報警癥狀,包括非有意的體重減輕、進行性吞咽困難、持續(xù)嘔血、顯性或隱性消化道出血、不能理解的貧血、黃疸、淋巴結(jié)腫大和腹部可觸及包塊。③是否同時存在重疊癥, 即腸易激綜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及功能性便秘。如有必要時應做相應的檢查。
由于FD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 治療目的是是緩解或消除癥狀,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預防復發(fā)。FD的治療需個體化的方案, 并綜合、聯(lián)合治療[3]:①一般治療方法為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避免煙、酒、辛辣食物及藥物刺激, 避免急性生活應激, 消除不良情緒。②對于40歲以下,無明顯報警癥狀, 無心理因素, 且癥狀發(fā)生與進餐有關的消化不良應首選促動力藥或合用抑酸藥;對于進食非相關或酸相關性的消化不良應首選抑酸藥或合用促動力藥。經(jīng)驗治療為2~4周, 無效可進一步做相關檢查。a.促胃腸動力藥針對胃腸動力異常, 從而治療FD, 一般用于上腹脹、早飽、噯氣、惡心為主要癥狀的患者。b.抑酸藥、抗酸劑可減輕癥狀, 起效快, 抗酸劑療效不及抑酸劑。③根除H.pylori治療, 對部分幽門螺桿菌感染的FD患者有效。④消化酶及微生態(tài)制劑,可作為輔助用藥, 可改善與進餐相關的腹脹、食欲不振等。⑤精神心理治療, 抗焦慮、抑郁藥物上述治療療效欠佳而伴隨抑郁癥狀明顯者可以試用。精神心理治療可緩解癥狀, 還可提高生活質(zhì)量。⑥中醫(yī)治療, 消食健脾類中藥及組方多數(shù)可改善FD癥狀, 可選用。
[1] 李巖.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第十九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義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 2007.
[2] 侯曉華.功能性消化不良// 侯曉華消化道運動學.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8:271-290.
[3] 劉建, 劉新光.消化疾病新視野.北京: 中國商務出版社, 2009:56.
2014-04-14]
134003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