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良葉
摘?要:拓展延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部分,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適當拓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課堂上進行拓展教學越發(fā)受到語文教師的重視。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眼下很多課堂拓展走進了誤區(qū),那么,怎樣進行有效的課堂拓展延伸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亟待探究的問題。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拓展誤區(qū);有效方法
課堂拓展是我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這樣能使學生在思維上得到鍛煉,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在表達上得到提高。但眼下的高中語文課堂中,很多教師片面地理解語文教學的拓展,舍本逐末,丟棄課本,僅僅為拓展而拓展,把拓展當成語文教改的一個標志,脫離課本去拓展,從而導致文本的浪費。如果拓展使用不當,不僅達不到我們所要達到的目標,反而會使這節(jié)課因為拓展顯得主旨不清晰,脫離了重點。這種僅僅“為拓展而拓展”的課堂拓展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下面筆者就高中語文課堂拓展的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當前語文課堂中拓展教學存留的問題
1.脫離課本的拓展
文本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有的教師上課時只注重外在形式,對文本分析蜻蜓點水,學生還未理解文本,就開始拓展到課外,用花架子。一位老師在上《我的父親》公開課時,開頭用歌曲《我的父親》導入,中間學生讀書時又播放一遍,最后又播放一遍談感受,這種拓展就過于追求形式,妨礙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而且占用教學時間,最后這個老師的課結(jié)束得很倉促。教材是拓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因此,拓展要從文本本身進入,充分從文本深度上探究文本的價值。
2.過深的拓展
當前有的教師的拓展讓學生無從下手,無話可說。拓展內(nèi)容不能太大,太深,讓學生無從下手,要從學生的實際能力、興趣愛好出發(fā)。
3.忽視了文本語言的拓展
語文課的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但有的教師過分強調(diào)了人文性而忽視了語文的工具性,教學中忽視了對文本語言的鑒賞品味,對課文解讀囫圇吞棗,所以達不到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的教學目的。
這些拓展都丟開文本本身去進行拓展,不利于學生課堂任務的完成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用拓展的方法
1.激情導入拓展,激發(fā)興趣
導語是開啟思維的鑰匙。教師要在教學一開始就深深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引起他們的高度關(guān)注。如在上韓少功的《我心歸去》一文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我展示了作者所在法國的居住地的優(yōu)美的畫面,然后問這樣的地方你們喜歡嗎?而作者在此又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看看。這樣就激起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好奇心。
2.圍繞教學重點拓展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講授重點時作恰當?shù)耐卣寡由焓潜夭豢缮俚?,拓展能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大大提高了我們課堂教學的效果。如在教《想北平》一文時,我的拓展是這樣的,從文章中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大愛,而作者是怎樣來表達這樣大愛的,我們從中學到了什么,學習作者寫法,選擇我們喜歡的一個地方寫一篇文章。
3.和生活相聯(lián)系的拓展
在我們的講課中我們要讓學生把書本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他們明白雖然經(jīng)歷幾千年,經(jīng)典著作仍然有它的現(xiàn)實意義。如學習畢淑敏的《我的五樣》時,我讓學生也選擇自己的五樣,也是一個一個的刪去,最后保留一個,從而讓學生明白自己心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這樣將生活與課堂緊密相連的有效拓展,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能夠使學生得到心靈的震撼,也能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4.在課文的空白處拓展
什么是文本中的“空白”?它是指作者寫得比較含蓄或沒有寫明的,能激發(fā)人的想象和回味的內(nèi)容,它能使人們對文本的意義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如《十八歲和其他》原著有五個部分,寫的都是青春時期的人生話題。選入教材時刪去“戀愛”部分,對文本的解讀來說是一種缺陷。所以上課可以作為拓展內(nèi)容。
5.用對比閱讀法拓展
要讓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師要選擇有關(guān)的教學資料,把有一定聯(lián)系的作品在一起比較,找出相同點與不同點,這樣的拓展延會讓學生牢牢掌握所學知識。比如在教《祝?!芬晃臅r,我就把《祝?!泛汀栋正傳》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閱讀,比較兩人悲慘命運的相同點及不同點。這樣讓學生向文學經(jīng)典拓展,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從而實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拓展能使書本知識得到提升及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世界是復雜多變的,我們的思維空間更應是無限的,把我們的眼界打開,采用恰當?shù)耐卣狗椒ǎ诟鼜V闊的思維空間里,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使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