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瑜璟
【摘要】目標教學是以布盧姆“掌握性學習策略”為理論依據建立起來的一種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改革措施,其根本目的就是實施素質教育。因此,只有著眼素質教育,把握這一教學改革的根本方向,精心設計目標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真正領悟目標教學的實質,體現其優(yōu)越性。
【關鍵詞】素質教育;目標教學
一、設計聽說訓練,進行前提測評
根據布盧姆教學的三個主要變量原理:學生在學會新知識的達成度中,前置知識的作用占50%,情感教育的作用占25%,課堂教學的質量占25%,為測評學生之間知識的差異,舊知識與新目標的距離,以便因材施教和知識補償,提出了“前置測評”這一環(huán)節(jié)。
而大部分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往往是采用復習提問的形式,常常造成好生回答,學困生被動接受的情況,不能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就不能給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基礎知識的補償,容易造成學習新知識的障礙。所以,教師在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訓練,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的補償舊知。
二、優(yōu)化目標,多種形式認定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它對整堂課起統(tǒng)帥、導向作用,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目標。而我們老師在確定目標時,往往注重內容理解,無視學生的能力、智力發(fā)展以及情感熏陶。另外,在認定目標環(huán)節(jié)常常流于形式,表現為老師授課前寫在小黑板上,一上課把目標一掛,學生齊讀一遍就算明確目標了。這種做法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結果還是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提出的目標,還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因此,在目標的認定上,應該從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出發(fā)點,圍繞思想教育、語言文字訓練、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情感熏陶等方面,優(yōu)化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采用討論、分步展示等形式,讓學生主動地認定目標。
例如教《可愛的草塘》第一課時,引導學生經過預習,根據課后作業(yè)和單元重點訓練項目提出目標:①能讀準本課8個生字,12個新詞。這屬于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內容。②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呆膩、不摻假、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的意思。這是理解語言文字的訓練。③能想象草塘的美麗景色,說說草塘豐富的物產。這是學習語文的技能訓練范疇。④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由感情的朗讀課文。這是語文基本技能——讀的訓練,也是情感的熏陶。這樣的教學目標突出了語言文字訓練、朗讀訓練、能力培養(yǎng)、思想教育滲透其中,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設計科學的方法,實現導學達標
導學達標是目標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也是對學生整體素質進行培養(yǎng)、提高的過程。而如果教師仍舊循著舊的教學方法,采用“滿堂灌”“滿堂問”的方式對課文進行講解,學生被動吸收,這樣學習的結果,將是學生的興趣不高,能力不強,情感淡漠,教學目標根本無法實現,更談不上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而我認為,要讓學生充分參與,關鍵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學習,教師的教要著眼于學生的學,在教法中滲透學法,用教法指導學法。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的第二課時,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教材的特點,首先教學生用“精讀批注”的方法讀懂住宅外部的特點。如長句“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苯處熛纫龑W生從“朝著陽光的堤岸”概括出“向陽”的特點,并把“向陽”一詞批注下來;通過給“隱藏”換詞,可知道住宅很隱蔽,把“隱蔽”批注下來;再往下讀,通過理解“驟雨”的意思,理解住宅的第三個特點——干燥。然后引導學生用這種方法學習后面幾句,通過學生匯報學習情況,了解信息,及時糾正。當了解到有部分學生不能正確“批注”時,下一步學習就降低一些難度,最后放手學生自學描寫建造住宅部分(9~10自然段),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
由于這部分是文章的難點,采用“互助達標”的形式,幫助學困生達到學習目標。自學后,通過讓學生說說讀懂了哪些句子,怎么想的,作了哪些批注,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了解學生智能水平、學習方法、態(tài)度,并根據反饋信息,及時糾正、回授,科學的調控教學過程。這樣的導學達標從教——扶——放,使每一位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練習,既讀懂了課文,又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
四、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進行達標測評
達標測試的目的是檢測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品德情感是否均有提高,反饋教學效果,才能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輔導和幫助,以便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存在測試題形式單一的問題,為檢測而檢測,往往注意知識方面,而忽視了能力的訓練和思想教育內容。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大面積的,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只有設計全面周到而又形式多樣的檢測題,使學生真正動口、動手、動腦,才能達到檢測的真正目的。
總之,面向全體學生是目標教學的歸宿,也是出發(fā)點。要設計目標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必須著眼于素質教育,這樣才能發(fā)揮目標教學的重要作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