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曉嵐
【摘 要】作文一直是語文教育中的重頭戲,同時也是“老大難”,許多學生的語文成績不滿意就是因為作文太差。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每次寫作文都是絞盡腦汁拼湊,質(zhì)量不高,毫無真情實感可言。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不能聽之任之,而是要尋找各方面的原因和對策加以改善,幫助學生提高作文水平。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提高水平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78
寫作是學生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也是與他人進行交流的途徑和工具。通過寫作,學生能夠反映出一個初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寫作能力也是一個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特別是新課標推行以來,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的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學生的寫作應該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對世界、對生活觀察之后的感悟?!耙晕矣^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每個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寫作就是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訴諸筆端,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是“我手寫我口”的過程。
每個教師都應該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成一件大事來抓,針對目前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讓學生愛上寫作,讓寫作不再是難事。
一、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寫作沒有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感興趣的東西接受能力會比較強。但是許多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普遍不高,甚至有點恐懼。寫作文對他們來說是種痛苦,覺得不會寫,沒得寫。語文中的其他題型,都具有相對固定性,可以通過苦練的方法在短期內(nèi)取得很好效果,只有作文完全是靠自由發(fā)揮的題目,毫無規(guī)律可循,教師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學生會感覺寫作是很難提高的,此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也變成了程序性的東西,學生寫作文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應付考試。每周的作文課,在完成任務的狀況下寫出的文章,枯燥無味,毫無美感可言。這樣就掩蓋了作文本身的屬性和目的,作文應該是學生內(nèi)在的一種需求,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學生不想寫,不愿寫,久而久之,就對寫作完全沒有積極性,有的甚至失去信心,破罐破摔,完全放棄作文。
2.教師的作文教學有問題。學生之所以不愿意寫作文,與教師的引導和教學也有很大關(guān)系。首先是有些教師不注重作文,而是把重心放在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上,每周一次的作文練習課,上得不夠認真,甚至拿來講新課。這樣學生當然沒有積極性。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自己的思想,把每一節(jié)作文課重視起來,認真?zhèn)湔n,提高業(yè)務水平,把每一節(jié)作文課都上得精彩。其次,學習是一種主體性行為,寫作更是這樣。教師在平時沒有注意到學生寫作主題意識的培養(yǎng),沒有引導學生用一顆充滿熱情的心,對待學習和生活,語文教師不僅要關(guān)心學生的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美好情感的培養(yǎng)。
此外,作文教學中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教師不注重作文的批改與總結(jié)。許多教師只看重作文的寫作過程,而忽視了批改的重要性。通過批改,能讓學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寫作中,總結(jié)經(jīng)驗,發(fā)揮長處。還可以借鑒別人的成功之處,共同進步。
二、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找到了問題,就要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措施來解決問題。對于教師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1.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這是進行寫作的前提,教育心理學稱之為動機,是激發(fā)學生進行寫作的內(nèi)在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主動用手中的筆記錄下對生活的感悟,才能主動進行寫作活動。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平時要引導學生多去觀察,初中生情感豐富,對身邊的生活總有著自己的感悟,只是大部分時候這種感悟存在于內(nèi)心,很難形成文字,因此,教師要進行引導和鼓勵。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問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或事情,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鼓勵他們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比如看到春暖花開是不是心情很好,在路邊看到發(fā)生的好人好事心里是不是很感動等,鼓勵學生把心里剎那間的想法及時用筆記錄下來,哪怕只是幾句話。時間長了,學生會養(yǎng)成隨時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好習慣,也會把寫作當成一件有趣的事情來做。
初中生需要成功的激勵,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多對學生的作品提出表揚。這樣能夠使學生長期保持寫作的熱情和信心。
2.平時注重積累。寫作是考查一個學生語文基本素養(yǎng)、知識的積累與運用的過程。寫作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積累過程中進行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進行積累。生活是寫作最好的素材,學生要積極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從廣闊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素材。帶著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包含著無限豐富的內(nèi)容。這些都需要學生自己去觀察、發(fā)現(xiàn)、積累、感悟。
課外閱讀是學生進行積累的很好的方式。通過廣泛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開拓眼界,豐富知識,寫作時不再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虼耍處熞膭顚W生多讀書,讀好書。并善于從優(yōu)秀的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把好句好段積累下來,寫作時才能靈活運用。例如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優(yōu)美句子,或者成功事例,引用在自己的作文里,會更有文采性、可讀性。學生可以建立自己的積累本,隨時積累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還可以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小隨筆等,也不能記下來就行了,要經(jīng)常拿出來翻看,借鑒優(yōu)秀的地方,彌補不足的地方。
3.注意練習,逐步提高。積累的過程很重要,是進行寫作的基礎(chǔ)和前提,同時平時的寫作練習也必不可少。因此,教師還要注意多給學生練筆的機會。每周的作文課要好好利用,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定時完成,避免拖拉,因為考場上寫作文的時間是固定的,平時做好準備,考試時才不會慌亂。在話題的選擇上,也要注意用開放性的半命題作文,充分給學生發(fā)揮的自由。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征文等小活動,給學生更多的寫作機會。記日記也是練筆的很好的方式,在平時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文課一般由草稿、寫作、批改、點評等幾個步驟組成。教師要按照這個步驟,有意識地進行練習。特別要重視作文的批改階段,批改要有針對性,要一針見血,找出學生問題所在,而不要泛泛而談。找到差距,學生才有進步的空間和方向。
總之,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多多鼓勵學生,給予他們寫作的熱情和信心;做好寫作教學工作,比如教給學生一些小技巧為作文增色等;上好每一節(jié)作文課,讓學生的作文水平逐步提高,讓寫作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