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芳
摘 要:初中語文對于語文的學習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銜接階段,因此其教學方式備受語文教師的關注。改變單一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多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語文知識,是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的教學;理論
1.進行多元化教學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多元化思維。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同時擁有九種智力,而這九種智力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不同的人身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智力特征。對于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角度和層次的理解。教師要在理解學生多元化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例如,在語文閱讀理解的教學中,對文章進行分析后,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對文章的主旨進行分析。對于同一個觀點,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提供正反兩方面的論據(jù)。對于寫作,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更加突出。對于同一段文字,不同的學生理解出的內涵角度一般不會是單一的,此時教師應該順應學生的不同思路去理解學生對同一段文字的思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能夠區(qū)分多元的思維與偏離主題的區(qū)別。由于某些學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可能對文字的理解過于偏離,教師也要及時糾正。
2.語文作為對母語的研究學習,需要語文教師從“聽、說、讀、寫”多個度角度進行多元化教學,以系統(tǒng)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然而在多元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借助多媒體工具播放視頻或音頻文件鍛煉學生的聽力;可開展辯論賽,以提高學生說話的條理性和邏輯性以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也可通過對佳作的賞析以提高學生自身的作文能力。
3.在多元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將學生按照對語文的內在修養(yǎng)分成小組,要求在每個小組包含不同層次的學生,這個可以稱為“學生結構多元化教學”。課堂上,以此種小組展開討論,成績優(yōu)良的學生可以發(fā)揮引領示范作用,帶領成績較差的學生認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相對較差的學生在此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隨時向英語成績好的學生詢問,解答的學生在向其講解過程中又可提升自己的能力或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以此達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總之,多元化教學可以活躍語文課堂的氣氛,讓語文課堂不再只是面對沒有生機的文字,而是更加注重文字的多元性,學生的多元性,讓文字變活,讓學生的思維舞動起來。激發(fā)學生對文字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去了解語文,系統(tǒng)的掌握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陳玉紅.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2(27).
[2]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0(07).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縣大通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