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春
【摘 要】打造和諧、高效、快樂的課堂教學,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新的目標。這就要求一線教師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和積極性,拓寬思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效課堂;和諧課堂;教學方法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和學習的黃金時期,每一個學科的開設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都是不可或缺的。地理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生揭示了自然與宇宙的奧秘,展現(xiàn)了世界各地的美麗山川和人文風情,同時對于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就業(yè)等各方面也起到了理論參考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地理課在師生和家長心目中一慣被當成副科,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課后也就不會分配太多的時間給地理課。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理解和消化當堂知識,使得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從而打造一個和諧、高效、快樂的地理課堂,讓學生們從中收獲豐富的地理知識、收獲學習的快樂,這也是新的課程改革對于地理課堂提出的目標和要求。那么,如何來打造一個高效的地理課堂,本人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來談一談。
一、培養(yǎng)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離不開平等、友愛、互尊、互助的師生關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優(yōu)秀的教師總是想方設法讓每一個學生臉上露出笑容。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鉆研教學內容,提升課堂的授課技巧,形成自身的教學魅力和吸引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地理課的興趣;另一方面要注意去通過各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付出理解、欣賞和關愛之心,讓學生感覺老師不是高高站在講臺上的授課者,而是自己身邊可以依賴、交流、傾訴的朋友,學生自然而然便會對地理課重視和喜歡起來,課堂上隨時迸發(fā)出思維和智慧的火花,慢慢地聽課效率會不斷提高。
二、明確目標,變教為導,合作探究
新課程理念倡導的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在講臺上一個人表演的獨角戲,而更應該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Party。在這里,拋棄傳統(tǒng)教學中滿堂灌的陳舊方式,教師變教為導,通過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預習、閱讀、分析、討論、請教等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來逐步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來感受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大膽提出疑問拓展思維空間,這樣的學習方式和氛圍使得學生在一種新鮮、快樂、思考、探究的情緒中輕松完成教學內容,這樣的課堂便是一個和諧高效的課堂。
三、恰當運用教學方法和藝術調動學生興趣
地理課對于十幾歲的初中生來講,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它考驗了學生的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同時地理課又是傳統(tǒng)觀念中的“副科”,所以學生對于地理沒有足夠的學習熱情和動力。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這就要求教師要運有恰當?shù)摹⒂行У慕虒W方法和語言藝術來調動大家對于學習地理的興趣。這也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
1.巧妙導入新課
未成曲調先有情。每堂課開始,通過創(chuàng)設新鮮有效的學習情境來導入新課,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它可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同時又融入了教學的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的形式多樣,例如歌曲、謎語、廣告、新聞、故事、圖片、視頻或動畫,等等。
例如,學習《自然災害》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2014年3月20日浙江臺州的特大冰雹來導入新課。教師首先通過幻燈片等教具展示圖片:一只碗中盛滿了圓圓的、晶瑩的、白色球狀物體。先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學生的好奇心被提起,紛紛猜起來,有的說是冰塊,有的說是湯圓。老師接著揭曉答案:這是冰雹。同時展示冰雹帶來的破壞性圖片,汽車前窗玻璃被砸得像峰窩,農(nóng)民的菜地和莊稼受損嚴重……接著,老師再讓大家結合最近新聞報道,說一說還有哪些自然災害,這樣,一堂課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2.展示地理學科的實用性,讓學生感受地理就在身邊
每個學科的存在價值都是推動社會發(fā)展、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因此,地理科上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來全方位展示地理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的緊密關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的實用性,地理就在我們的身邊。學生就會對地理學科產(chǎn)生探索欲望和學習欲望。例如,出國旅游或出國留學之前,我們一定要了解要去的國家的基本情況,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氣溫、飲食習慣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備而去,讓自己的旅程或留學生活過得順利;地震來臨前會有哪些預兆?地震發(fā)生時我們該如何緊急避險?等等。
3.善用文字和語言藝術吸引學生興趣
地理學科對于初中生是非常抽象和陌生的,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需要通過一些生動、形象、有趣的語言表達來幫助學生理解、消化和記憶教學重難點,如瑯瑯上口的古詩、押韻的順口溜、流傳于民間的俗語,等等。例如,學習如何區(qū)分天氣和氣候的特征時,可以用這兩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和“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來描繪天氣和氣候的不同;學習地球的運動時,可以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來形象地表示。
教師在地理課堂中要把握好教學目標,同時了解學生心靈需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打造出一個和諧高效的地理課堂,同時實現(xiàn)地理學科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如.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3(1):18-18.
[2]周佳平.小議初中地理教學[J].內蒙古教育,2005,02(1):23-23.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尚志市烏吉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