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松
【摘 要】課程改革正在全面實施,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妨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探究式”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最后練”的傳統(tǒng)模式,把問題的提出、猜想的預見、假設的論證、結論的應用提升為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習慣。開展探究式教學,有利于學生在知、情、能三個方面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探究式教學過程的問題和策略、指導學生探究學習、教師和學生角色和讓教育回歸人性方面很值得我們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創(chuàng)新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意識是一個新課題,物理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到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目前傳統(tǒng)教學中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仍妨礙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課改勢在必行,在物理教學中應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意識為主要目的。在現代教育理念下,創(chuàng)建探究式教學方法,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一、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角色的定位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以主導者的身份,以知識的先知者的姿態(tài),向學生傳授知識,要求學生跟著教師思路直接接受已有的知識。教師的“主導”使得學生受到的控制太多了,他們不得不跟著教師一起走。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轉化為教學的主持人,成為一個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習資源的供給者,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教師的作用由學習的步驟、目標和程序的“確定者”,轉化為學習目標和程序的“預定者”。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不必確定學生在某一個研究活動中應該得到什么,學生的研究目的由學生自己確定。另一方面,學習的程序不再由教師確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學習的步驟。他們可以增加自己所需的步驟,也可以省略不需要的步驟。在探究式教學理念中,教師將由傳統(tǒng)的考試結果的反饋者向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評價者轉變。教師不再是檢測成績的提供和分析者,而是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進行估量和建議;不單純是“考試者”“試卷講改人”和“裁判者”,而是學生發(fā)展的“協助者”。要具備正確的學生觀,教師不僅要把自己看成學生的良師,更要把自己作為學生的益友和伙伴,這樣才能為探究式教學營造一個民主的氛圍。只有老師率先破除師道尊嚴,走下講臺,深入學生,放下架子虛心聽取學生意見,才能使學生具有課堂主人意識,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二、鼓勵猜想假設,激發(fā)學生潛力
猜想、假設是人在大腦中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創(chuàng)造性素質的主要組成部分。猜想和假設是探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科學探究的技能之一,它滲透在每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是否掌握猜想與假設的方法,是否具有進行猜想與假設的良好思維品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探究活動的效果好壞和質量的高低。
三、探究教學重形式更要重內涵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物理教師很注意學生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務,在明確責任分工的基礎上,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經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目前很多教師已經非常關注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教學,活躍課堂氣氛。但是,有些活動設計只是關注了活動形式,而沒有明確的目標,表面上看起來很熱鬧,卻沒有深度。因此,有關學生活動的設計,應首先考慮學生思維的深度,再考慮活動頻度?;顒邮菫榱俗寣W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的過程和本質,在活動中體驗科學家工作的方法和過程,以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而不能只注重形式卻丟掉了內涵。
四、留給學生足夠的自由探究空間
給學生留下空間,個性的發(fā)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間,沒有空間也就沒有發(fā)展。在探究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如果一個學生只聽老師的的,沒有自己的觀點;不敢也沒有向教師質疑問難的習慣,這不利于學生自身知識的拓展、能力的形成、個性的張揚。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要特別注意發(fā)現學生的其它的能力和興趣,尊重其特有的智能和特長,從根本上改變視循規(guī)蹈矩的保守態(tài)度,引導學生標新立異,與眾不同,開發(fā)其應有的潛能。
五、學生自由探究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教學實踐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初中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但分析判斷能力還不成熟,自主性還不強,因此還需要給予正確的、及時的指導。在探究學習中完全放手、束縛太多都不現實,不僅不能實現教學目標,對后續(xù)課程的學習也有負面影響。因此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既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師的必要指導,在互動中實現教學目標。
六、在強調探究式教學的同時,要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事實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每種教學方式各有長處和短處,運用得好都會發(fā)揮其他教學方法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運用不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教師擅長講授,講述得好,也可以生動地向學生傳達大量的有用信息;運用不好,授課會很沉悶,讓人昏昏欲睡。探究式教學能啟發(fā)和鍛煉學生的思維,但運用不好,也可能使課堂討論變得雜亂無章,離題萬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探究式教學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所有內容都用探究的教學方法,不僅教學時間不允許,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經濟性原則。總體來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應該彼此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探究活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把握探究教學的精髓,領會科學探究活動的內容,并付諸實際行動,靈活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相信課程改革能屏棄應試教育的弊端,走出教育的誤區(qū),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塑造新世紀的棟梁之才創(chuàng)造科學的氛圍。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下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