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啟云
摘 要: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導入環(huán)節(jié)比較重要,好的導入是學生學習的"推助器"。本文探討了體育課堂優(yōu)化導入的基本原則、導入的類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體育 優(yōu)化 導入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常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不大愿意上,甚至想逃課,究其原因,是我們的老師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上課的技能和水平還有待于提高,特別是課堂的優(yōu)化導入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體育課堂教學優(yōu)化導入的基本原則
1.必要性原則
課堂教學導入,一定要根據(jù)既定的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導語,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導語游離于教學內(nèi)容之外。
2.科學性原則
導語設計要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有的是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是教學內(nèi)容的必要補充;還有的雖然從內(nèi)容上看關系不大,但它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學習是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3.適應性原則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內(nèi)容的好壞,要通過學生的學習來體現(xiàn)。因而導語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照顧到學生的年齡、性別、心理特征。[1]
4.多樣化原則
開頭導入的方式很多,設計導語時要注意配合交叉運用。不能每一堂課都用一種模式的導語,否則就起不到激發(fā)學生興趣,引人入勝的作用。
二、體育課堂教學優(yōu)化導入的類型
1.介紹式導入
主要指教師用語言、文字或借用各種視聽媒介,向?qū)W生介紹、展示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一些信息,或設置一些教學情境,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或引起學生的重視。
2.提問式導入
這種導入中的提問一般有兩類。一類是復習提問,目的是承上啟下。這種從舊知識中獲得對新知識的預測,想象,進而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另一類則是采用與本課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生產(chǎn)、生活素材,設計幾個問題,然后再巧妙地導入正題。
3.情景式導入
這種導入突出了體育學科的獨特優(yōu)勢,可以較好地激發(fā)學生興趣這種方法宜在低年級教學中采用。通過具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游戲,學生在表演中扮演和模仿某種角色,通過表情動作來表達心靈情感。如在“歡樂的動物園”的游戲中,有的學生模仿大象,有的模仿猴子,有的模仿小兔子等,學生通過形象的動作反映出各種動物的運動特征,新穎活潑,趣味橫生。如在進行前滾翻教學時,教師利用集合要求學生快速,學生在集合過程中,有一個同學快速做了一個魚躍前滾翻動作,有一個同學做了一個前滾翻動作,還有一個同學來不及做動作而摔了一蛟。這種一個有自我保護意識,一個無自我保護意識的情景,讓學生明白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前滾翻的目的是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防止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從而教師導人了正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4.呈現(xiàn)式導入
這種導入常用于一些對學生來說較為簡單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用簡潔的語言直接切入主題。這樣單刀直入使學生很快調(diào)動自己原有的儲備知識,進行思考,顯得簡捷,干脆。教學直奔主題,例如:進行跳高之前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練習‘跨越式跳高的過竿動作(以下略)?!?/p>
三、體育課堂教學優(yōu)化導入存在的問題
1.課前準備欠充分,削弱導入效能
物質(zhì)上的準備不足。如上課鈴響后,再指揮學生整隊,或派遣學生去取體育器材等,既浪費時間,又造成了不必要的干擾;知識上的準備不足。有些教師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很好地備課,上課后首先就讓學生練習,既沒有問題設計也沒有自學要求,這種放任自流型的教學導入,常常導致學生在這段時間里從事別的活動,學習就顯得無計劃,無次序,學習效率也低;狀態(tài)上的準備不足。教師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并將情緒帶入了課堂,使學生受到了影響。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此時教師與學生就很難處于能夠互相感知和理解的心理相容狀態(tài),這樣的結果,就可能直接導致師生雙向溝通的渠道受阻。
2.過于平鋪直敘,缺乏趣味新奇
一種情況是教師在導入中安排的內(nèi)容比較平談,無法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另一種情況則是由于教師的語言(包括形體語言)缺乏激情,令人昏昏欲睡。
3.批評代替導入,打擊學生積極性
走到隊列前就抱怨學生站隊不齊,速度不快,不安靜,講話現(xiàn)象嚴重,如果此時某一學生講話或與別的同學打打鬧鬧,推推撞撞。則開始批判甚至訓斥。
由于學生偶爾不守秩序,就嘮嘮叨叨、長篇大論的訓話,耗掉整節(jié)課的時間;或采用嚴厲的體罰營造安靜服從的課堂秩序,使學生感到緊張害怕,類似這些做法都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或身心發(fā)展。[2]
四、體育課堂教學優(yōu)化導入改進的策略
針對目前體育課導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下幾點建議值得參考。
1.課前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
課前認真?zhèn)湔n(備學生、備場地、備器材),認真設計課的教學目標,設計課的導語,設計課的組織,設計課的要求等等。
2.導入要講求針對性和靈活性
導入要有針對性,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導入,將會對相關課題的教學產(chǎn)生好的效果。導入要有靈活性,靈活性是指導入的形式不可一成不變,而是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靈活的方法能使導入有效,從而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而不應顯得生硬、僵化,甚至成為一節(jié)課的累贅。
3.導入必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凡是奇異、鮮艷、活動變化的事物都能引起他們強烈的探究心理。他們不喜歡單調(diào)、平鋪直敘的講課,厭倦成人化,一般化的教育活動。教師的教學設計如果能注意到這一特點,在導入中利用各種鮮活的語言文字,或生動有趣的問題引發(fā)懸念,并能利用懸念把學生的好奇心及時轉化為探究的興趣,就會使導入起到最大的作用。導入就其自身的教學目標而言,就是集中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繼而使其成為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所以。導入設計就必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
參考文獻:
[1] 閻承利《教學最優(yōu)化藝術》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5年10月
[2] 周志俊 魏名國《體育教學藝術概論》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