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玉琴
【摘要】新課標指出,初中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于260萬字,并且學會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本文就著重討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延伸閱讀的策略,讓學生對閱讀有更深的了解。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延伸閱讀;策略;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在學習的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生活、工作中必須具備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積累與知識框架的構(gòu)建,都來自閱讀。要進行有效的閱讀習慣,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措施,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一、運用興趣引導,提高積極性
閱讀是進行一切學習的開始,也對人們有著重要的影響,閱讀是以文本為載體傳播的,對文本的閱讀中,有很多重要而精辟的理論值得我們學習,要讓學生理解其中的意義,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閱讀的意義。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有很多方法,如營造閱讀氛圍、閱讀故事引導、自由交流閱讀感受、運用閱讀活動等。如在學習九年級下冊的《威尼斯商人》這一課的時候,教師為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設(shè)計表演,學生在設(shè)計表演、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了課文所要傳達的主題思想。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朗讀臺詞,感受到了莎士比亞劇中的妙言佳句的美麗。認識到品味莎劇語言,猶如品味瓊漿玉液,讓人沉醉,使人入迷。在表演的情境中,真正認識到了閱讀的趣味性,讓學生忘記了大篇大篇艱澀難懂的文本閱讀,而是感受到了閱讀帶來的快樂,激起了學生積極的情緒與情感,樂于閱讀。在這種情景下,學習氛圍輕松愉快,學生在自由活動的氛圍中,能夠暢所欲言,讓學生對文中主要角色夏洛克、鮑西婭、安東尼奧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了解,一舉兩得。
二、重視資源開發(fā),展示豐富性
延伸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在語文的課本意外尋找適合閱讀的資源,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但是閱讀資源的開發(fā),要注重立足文本,由此及彼,以課文為重點,以點帶面,向?qū)W生推薦與課本相關(guān)的閱讀作品,讓學生以課外延伸閱讀,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又達到積累文化知識的目的。如在學習《藤野先生》時,教師首先為學生介紹了魯迅先生這一經(jīng)典之作,讓學生了解這是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體現(xiàn)其愛國思想,想拯救國人于水深火熱之中思想的文章,以此為出發(fā)點,向?qū)W生介紹其他能夠體現(xiàn)魯迅先生這一思想的文章。如向?qū)W生介紹魯迅先生的作品集《朝花夕拾》中《范愛農(nóng)》這一表現(xiàn)魯迅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的思想?;蛘邚牧硪唤嵌瘸霭l(fā),向?qū)W生介紹如《藤野先生》一類的關(guān)于回憶的文章,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
<山海經(jīng)>》等。這時候?qū)W生的閱讀能力會隨著不斷深入的閱讀而得到提高,學生對于魯迅作品的理解也會進一步加深,為其以后閱讀魯迅作品、解釋魯迅作品做好鋪墊,滿足學生的閱讀欲望,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增加閱讀量,擴大知識面。對于資源的獲得,教師可以利用課外閱讀的實踐,讓學生從各方面收集閱讀文章,跟學生一起分享,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閱讀資源的豐富性。但是教師在延伸閱讀的過程中,要注重立足課本,發(fā)散閱讀,讓學生圍繞課本閱讀的作者、主體、文體等去拓展閱讀,以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摒棄不良閱讀帶給學生的負面影響。
三、注重閱讀感受,營造民主性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將自身的感受與體驗融入閱讀中,學生對閱讀的文本也會有自己的感悟。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正確的評價鼓勵學生多多展示自己的閱讀感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的時候,這是一篇表現(xiàn)父愛的文章,是大家所熟悉的內(nèi)容,也是學生能切身體會到的感悟,所以教師設(shè)計了一個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熟讀課文,然后回答教師先前設(shè)置的問題:文中哪處你覺得最能體現(xiàn)父親的愛,哪處最能體現(xiàn)兒子感受到了父親的愛?為什么,鼓勵學生真實地表達自我的感受,教師與學生分享自己的關(guān)于父愛母愛的故事,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與鼓勵,學生就敢于說出自己的感受,能使學生在分享環(huán)節(jié)真正地愛上閱讀,獲得閱讀的樂趣。
四、利用指導解惑,加強實效性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閱讀的形式有很多種,人們不單單可以從文本上獲得閱讀的知識,還可借助手機、電子書等閱讀。在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下,如何掌握閱讀的方法才是關(guān)鍵。教師應該本著開卷有益的原則,指導學生多好書,好讀書,指導學生寫讀書心得,做讀書筆記,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在學習文言文《醉翁亭記》的時候,這是初中學生最難消化的一種文體,延伸閱讀也非常困難,這時候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如從實詞、虛詞的用法、從特殊句式的解讀、從古今異義字的解釋等方面,讓學生記錄下這些閱讀的重點,學會自主閱讀,將這些特殊句式、特殊詞語認真地記錄在筆記本上,做好閱讀筆記等。最后教師再稍微給出提示,來深化主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如《醉翁亭記》中表達的是滁州人民安居樂業(yè)、怡然自得的生活現(xiàn)狀。讓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從中獲得良好的閱讀感悟,從而學會閱讀各類文章。
總之,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教材為立足點,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讓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文化知識。通過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開發(fā)閱讀資源、指導學生閱讀等方式,讓學生去了解課外閱讀,提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鄧方.建構(gòu)主義與語文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1).
[2]劉蘊秋.閱讀的發(fā)展階段與關(guān)鍵階段[J].語文學習,1998(7).
[3]吳剛平.課程資源的分類及其意義[J].語文建設(shè),2002(9).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