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榕
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孩子們喜歡英語、愛上英語,從而對作為語言交流工具的英語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和粗淺的認識,為日后深入學習、嫻熟使用打下好的基礎。但是,我們常常見到一些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辛勤教學、辛苦付出,卻激不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學工作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教師沒有根據(jù)孩子們的生理、心理特點,教學不講究藝術,不講究方式方法,過于呆板、枯燥。缺乏藝術與美感的教學,讓師生間的配合、交流、互動顯得蒼白無力,感染不了學生,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就在這種日復一日的教學中逐漸喪失。由此可見,小學英語教學的藝術性何其重要。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讓藝術呈現(xiàn)于教學實踐。
一、在教學設計中融入藝術
教學設計是對即將實施的課堂教學所作的設想和計劃,它是一個課堂教學的準備過程。無論用何種教學理念或教學理論去統(tǒng)帥和指導課堂教學實踐,都要通過教學設計來完成或體現(xiàn)出來。所以,要增強小學英語教學的藝術效果,首先要從教學設計入手,在教學設計中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藝術的理念和手法。
教學設計包括知識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操作過程等要素。在教學設計中融入藝術,操作過程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比較重要的。通過操作過程,用藝術的手法,把上述各活動要素有機結合起來,有序展開教學。就是說,要把藝術作為潛藏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的一條暗線,把各種要素串起來;要在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的銜接、過渡中,在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所采用的方式、利用的手段等中間,融入藝術元素,從而提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藝術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讓孩子們欣賞一些優(yōu)美的配樂朗誦、情景對話、英文歌曲或詩歌、動畫片、電影片段,使孩子們感受到英語語音語調的抑揚起伏、生動和諧。當課堂教學進入高潮階段,教師則可以從語言材料中向孩子們展現(xiàn)出語言的文體美、修辭美及韻律美。而這條學生與英語之間的紐帶或鏈條,必須是教師有意識地將其一端系著學生,另一端系著英語。
融入了藝術元素的教學設計,必定是生動的,會讓人產生立體感??吹搅私虒W設計,不僅知道教學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更仿佛看到了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場面,給人以動感和美感。
二、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藝術
這是與孩子們交流互動最直接、最能檢驗教師教學藝術性效果的環(huán)節(jié)。從教學實踐看,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表現(xiàn)教學的藝術:
1. 生動的語言。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知識的傳遞是靠語言這條渠道進行的,語言藝術在課堂教學,特別是英語教學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英語是一種音調語言,講究音韻美,有節(jié)奏、有旋律、能押韻的聲音給人一種音樂般的感覺。教師在說英語時,如果能以自然流暢、抑揚頓挫的“洋腔洋調”讓學生置身于異域的語言環(huán)境中,無疑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保證教學信息在傳輸?shù)倪^程中發(fā)揮最佳的效能。同時,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除了口語要流暢準確外,還要用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吸引生性活潑的孩子,讓課堂充滿歡樂的笑聲。這樣,師生感情就會融洽,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就會持續(xù)高漲。
2. 優(yōu)雅的教態(tài)。
教態(tài)是無聲的語言,教師對自己在課堂上的形象和活動進行藝術加工,能對有聲語言起到恰到好處的補充、配合、修飾的作用。對小學生而言,良好的教態(tài)應該是親切自然、端莊大方、熱情活潑的,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努力從各個細節(jié)下足工夫,如精神要飽滿,衣著要得體,表情要和藹,目光要自信,動作要瀟灑等。通過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給學生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既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愉悅,又為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的氛圍,從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效果。
3. 清爽的板書。
板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維、興趣和知識的掌握。優(yōu)美的板書是對教材的一種藝術再創(chuàng)造,是課堂上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對小學生而言,板書設計文字不可過多,要多運用色彩、圖形,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感知,觸動對知識的思索,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
4. 多彩的活動。
有人曾做過研究,人類相互交流信息借助于口述語言的只占38%,7%借助文字,其余55%靠身體的體態(tài)語言來完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這種體態(tài)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除了教師的教態(tài)外,更多的則要靠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展現(xiàn)。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入適合孩子們年齡特點的生動活潑的兒童藝術活動,如唱歌、跳舞、游戲、操練等,把單調的語言個體轉化為具有生動形象的藝術個體,邊聽邊做,邊說邊做,讓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提高審美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在教學環(huán)境中渲染藝術
聯(lián)合國教科文衛(wèi)組織曾經提出一個關于外語教學質量的公式:教學質量=[學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環(huán)境(4分)]×教師??梢妼W習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是很重要的。教師在營造學習環(huán)境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融入藝術、講求藝術,創(chuàng)設多姿多彩的藝術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語言中的美,化作陽光,變成雨露,滲進孩子們的心里,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美。在硬件環(huán)境方面,可以對教室做一點適當?shù)牟贾?,做這項工作時,讓孩子們一起來參與,讓孩子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出主意、做決定,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做一做,讓孩子們在參與中體驗美、感受美。當然,在布置這樣的教室環(huán)境時,不能忘了配上簡單易懂的英文說明的畫,讓孩子們平時有意無意地看或者讀,增強知識的記憶效果。同時,還可以利用投影、錄像、多媒體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在情境中幫助學生排除難點,把握重點,掌握英語知識。在軟件環(huán)境方面,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音樂、童謠、動漫、電影短片等。如,根據(jù)課堂內容,有意識地播放一些背景音樂,因為音樂是最能直接感動人的藝術,通過音樂活動發(fā)展孩子們的想象力,鍛煉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陶冶兒童的審美情趣;又如,在教授字母時,可以配上朗朗上口的小詩:A is for apple.A,A,A. B is for banana. B,B,B....這樣,孩子很輕松就掌握了26個字母的讀音,而且還學會了字母相對應的26個單詞。
藝術存在于生活之中,藝術的價值是使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進而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調動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熱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只要我們懂得運用藝術、充分運用藝術,用藝術化的教學來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我們的教學目標就能得到有效的實施,教學水平就會有長足的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第二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