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家榮
有相當多的學生、相當多的課堂不注重朗讀?!皶暚槵槨焙孟裰皇且环N過去,或者只是一種理想。我們的語文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離“朗讀”越來越遠。
本人認為,“朗讀”應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種常態(tài),一種習慣。它在語文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是其它學習方式的基礎(chǔ)和前提。語文教學應該將朗讀進行到底。
1.高度重視朗讀 有了思想上的重視,才會有行為上的跟進。首先,語言的一項最原始的功能就是記錄聲音?!把詾樾穆暋保首x是一條最便捷的還原心聲的方法,是學生熟悉文本,把握內(nèi)容,理解主旨情感的一種有效途徑。高中語文新課標教材中的文本,只需用“默讀”方法學習的少之又少。文言文、現(xiàn)代散文、古代詩詞等,哪一種文體的文本不需要反復朗讀?即便是篇幅較長的小說或者戲劇,里面精彩語句和經(jīng)典語段也需要下大力氣朗讀與品味。朗讀可以讓我們堅定不移地走進文本并“走完”所有教材。其次,是要強化初中、高中新課標對朗讀要求的認識。初中新課標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重對學生進行包括重音、停頓、語調(diào)和語速等朗讀技能的訓練”“養(yǎng)成眼、腦、口、耳協(xié)同動作的良好閱讀習慣”。高中新課標強調(diào)語文學習的四種終極目標:“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養(yǎng)成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基于新課標的“一個需要、兩種態(tài)度和一種能力”的理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以朗讀為突破口,培養(yǎng)出自信的學生、落落大方的學生、不卑不亢的學生、從容鎮(zhèn)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且持久的學生、一絲不茍的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生、有著良好語文素養(yǎng)的學生、有著良好語言表達的學生,健康協(xié)調(diào)的學生、富于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再次是要充分認識到朗讀給學習帶來的審美愉悅。羅曼·羅蘭說:“語言是種族的特征,是血肉關(guān)系中最親密,最不易泯滅的部分”。漢語不僅與學生“血肉相連”,而且本身就有著音樂美、抑揚頓挫之美和雙聲疊韻之美,朗讀起來有著很強的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再輔以作者的情懷,有時淺吟低唱,有時慷慨激昂,自然足以怡情。抓住這點,就可以讓學生樂于朗讀,熱愛朗讀,享受朗讀,收獲朗讀。語文教師有了這樣的認識高度,“朗讀”還不會回歸語文教學?
2.精心規(guī)劃朗讀 所謂規(guī)劃,就是要納入備課計劃。要努力克服朗讀教學的誤區(qū):沒有朗讀、隨意朗讀、盲目朗讀、臨時安排朗讀等。規(guī)劃朗讀時,首先是確定朗讀的內(nèi)容和目標。根據(jù)不同的文本內(nèi)容,明確朗讀要達到程度和目標。散文類文章要讀熟,詩詞要成誦,經(jīng)典篇目經(jīng)典語句要熟讀且能深入理解、靈活運用。教師可以針對具體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規(guī)劃:讀什么、怎么讀、哪些人讀、每次朗讀的目的是什么、整篇文章要達到怎樣的朗讀要求。其次要充分調(diào)動全員參與朗讀。課前教師要充分考慮班級的朗讀實情,充分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因素,力求全班學生都達到朗讀的基本要求。本人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絕不能把語文課堂變成教師的課堂或者個別學生的課堂,即不要只注重個別學生精彩朗讀的展示而忽視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參與。在朗讀教學中亦要體現(xiàn)教學的公平合理。再次教師要熟知朗讀技巧。針對不同的文本,教師自己不僅要充分掌握該文本的朗讀技法,而且還要充分預估學生朗讀的誤區(qū)與難點,譬如重音、停頓、語調(diào)、語速等,從而做好朗讀指導的準備。朗讀教學和其它教學方式一樣,可以充分“預設(shè)”,也應該注意“生成”。教師要盡一切努力來規(guī)劃朗讀,要盡一切努力來調(diào)動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要為“全員朗讀、高效朗讀和完美朗讀”提供一切可能。
3.悉心踐行朗讀 無計劃的朗讀,往往隨意盲目,達不到朗讀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備課、用心規(guī)劃了的朗讀,才會有條不紊,提高朗讀效益,達到預期目的。首先教師要做好課文朗讀的宏觀規(guī)劃:該教師范讀時,教師絕不能客氣;該學生讀時,教師又絕不能“貪功”和“搶戲”;該學生自由朗讀時,教師要絕對放手。無計劃、無預設(shè)的朗讀不能干,不需要多讀的內(nèi)容也不要浪費學生的大好時光。其次還要落實朗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發(fā)音不到位、不準確、不清晰,讀書聲音太小,讀錯字、讀漏字、讀多字,把句子讀斷、前言不搭后語等,教師都要明確指出,并給出解決辦法。如果有必要,可以把相關(guān)內(nèi)容板書在黑板上予以強調(diào)。可以當堂落實,也可課后落實,學生要么動手書寫落實(如生字詞),要么動口反復練習落實。平時注意糾偏和糾正“微偏”,注重朗讀知識和朗讀經(jīng)驗的積累,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4.細心管理朗讀 只有細心管理,才能使朗讀教學走上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的道路。教師對朗讀的管理,不是粗放式管理,而是精細化管理。建立三層目標管理機制,即“讀對、讀通和讀懂”。前兩個目標是朗讀的最基本要求,不管是哪類學生,是哪類文本,都必須達到這兩個要求?!白x對”就是要求讀對字音,讀對停頓,不讀錯字,不多讀字,不漏讀字。一般而言,字音與停頓問題,在文言文相對突出,但白話文也不容忽視。如沈從文的《邊城》、蒲寧的《安東諾夫卡蘋果》、莫言的《蛙》等,文中有許多生活中常有而學生不常見的生字詞,我們讀這些作品,沒有理由不把它們“讀對”。還有白話文和現(xiàn)當代詩歌的停頓,有時也會出現(xiàn)問題。如課文《林黛玉進賈府》中王熙鳳的肖像描寫:“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wù)桃\,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這些文句,讓學生清晰斷句,是有一定難度的。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詩句“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你的關(guān)閉了的故居檐頭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币咨谱x清,也殊為不易。所謂“讀懂”,就是不僅要在朗讀過程中把握文本的思想內(nèi)涵,還要充分領(lǐng)會作者的情懷,并且努力讀出情感和韻味,從而得到一種美的熏陶。這是對中小學生朗讀的較高要求。
朗讀這種最古老的學習方式,在當今時代應該煥發(fā)出新的魅力。我有一個夢想,熱切期盼洪亮的書聲響徹校園,響徹華夏大地。到時,“書聲瑯瑯”就是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而且瑯瑯的書聲將充盈每個語文教師幸福的教育生涯。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