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運枝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043-01《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小學教學中讀的基本目標,也是衡量一節(jié)語文課任務完成的標準。"但是從大綱的論述可以看出,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現(xiàn)在教師講的多,學生讀的少,久而久之學生對局面語言感到生疏,寫作時也會碰到不少困難,就如冰心說的"提起筆來覺得無話可說,心中有話筆下寫不出來,提筆忘字等。"由于缺乏經(jīng)驗和方法,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當學生讀得不符合要求時,有的老師只是簡單地提一下"要注意讀出感情"等要求后,讓學生再讀一次就過去了,長此以往,必將會影響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唐代詩人杜甫也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說明了多讀書的好處。
1.體會感情——把握朗讀基調(diào)
要讀好一篇文章,必須先深入閱讀,理確其內(nèi)容,體會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讀時以聲傳情,準確地表達情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須緊扣課文,從字詞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理清作者的感情變化線索,還要聯(lián)系實際,閱讀時才能把握朗讀基調(diào)和語氣。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通過描寫一個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賣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罪惡,表現(xiàn)了作者對窮苦人們的同情,根據(jù)該文的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朗讀該文的基調(diào)就應該確定為低沉緩慢。朗讀時又要根據(jù)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內(nèi)心的情感"悲——喜——絕望"的變化適當變換語氣、速度和語音,這樣才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2.口味語言——訓練朗讀技巧
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通過讀,學生也同時獲得了說話的樣本和寫作的范例。這些技巧都必須在品析詞句段、體會感情中掌握。
2.1選擇感情濃烈的句段。課文中某些句段,比較集中地體現(xiàn)了作者某方面強烈的思想感情。比如《虎門銷煙》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壯舉,因此在教學時,時刻把學生的情緒集中在"壯" 這個字眼上,首先感受銷煙前的隆重、壯觀,讓學生自己讀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從文中的"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看出場面的隆重、壯觀,然后讓學生讀出這種場面;接著進一步引導從將要下令時的情景和銷煙時的情景中發(fā)現(xiàn)"禮炮轟鳴"、"群情沸騰",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把氣勢讀出來。
2.2選擇含議深刻的句段。課文中部分句、段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蘊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導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思考,討論,才能理解、領悟。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從我心底知道,精彩極了,也了,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去。"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這句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兩個極端的愛下努力向前駛去。
2.3選擇描寫精彩的句段。課文諸如運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總起、過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學生學習語言表達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忽忽》,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讀素材,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并珍惜時間的可貴,從現(xiàn)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3.以聽促讀——提高閱讀水平
在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時,通過對語言、文字、句段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以聽促讀提高閱讀水平。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這就要求學生邊聽邊小聲跟著模仿。因此,教師對教材中準確的詞語、優(yōu)美的句式、生動的片段,要多作范讀,突出語言特點。堅持這樣的練習,就能慢慢促使學生掌握普通話的標準發(fā)音,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強語感,提高閱讀水平。如讀《十里長街送總理》,教師用哀婉的語調(diào)描繪情境:"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然而今天,他靜靜地躺在靈車里,越去越遠,和我們永別了!"教師悲傷的語氣,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們送別總理的感人情景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把無限悲痛和深切懷念的感情傳導給學生,使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激發(fā)學生深深熱愛和緬懷總理的思想感情。教師的示范性朗讀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成為朗讀的樣板。所以,語文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做好朗讀的指導和示范。
4.扮演角色——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聽朗讀,包括教師的范讀和錄音范帶。小學生模仿力和記憶力是非常強的,在他們聽的過程中,會在頭腦里形成一個朗讀的"模式",從而更好地感受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學會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使語言表達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所以,當學生聽過示范朗讀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齊讀、個別讀、分組讀、自由度、分角色朗讀等各種朗讀方式的嘗試。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必須發(fā)揮朗讀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加強朗讀訓練,全面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