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雄
〓〓高年級學生或成年人對于學習英語有一個明確的動機,如有的為了生存需要而學習英語,有的為了提高技能而學習英語,而小學生根據(jù)其生理、心理及智力情況的特點,恰恰缺少這種動機,他們大多是被動地接受學校的課程安排而學習英語。因此,小學英語教育首先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合適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利用趣味生活情境引導出學習內容
〓〓以小學英語“Nice to meet you”教學為例。課堂開始,我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我們中國在初次見面的時候會說,很高興認識你,那么這句話在英語中是怎樣表達的呢?”學生的學習好奇心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我播放了一段英語生活對話,借助對話引出了教學內容:“是的,就像剛才對話播放的一樣,外國人在初次見面或者其他場合的時候會用到‘Nice to meet you這句英文,請同學們牢記?!?/p>
〓〓二、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情景
〓〓充分利用教材,依據(jù)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場景.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動作表演、卡片、音樂、情景劇、游戲等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語言訓練,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根據(jù)小學生模仿力強、進入角色快的特點,我讓學生分別介紹自己的家庭、自己和同學的相貌特征。還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自己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如打電話、逛動物園、上街購物等。本活動結束后,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家庭情況寫一篇介紹家庭情況的文章。學生感到無比親切,學習和活動非常積極主動。
〓〓三、多媒體教學,引入跨文化元素
〓〓把多媒體教學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為學生構造出集音樂、影像、立體畫面為一體的教學情景,做到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符合小學生好奇、求新、求異的心理特點。同時在課堂上引入一些跨文化元素,可以是小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也可以是小學生喜歡聽的音樂,還可以是適合小學生的連環(huán)畫。這些引入的內容,要求都是純正的英語版,而且盡量貼近學習內容,這樣,小學生在看動畫片時,通過對動畫人物語言的求知欲,會引起探索英語單詞或句子的好奇心。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如在圣誕節(jié)播放外國人怎樣過圣誕節(jié)的視頻,播放圣誕歌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文化的差異,同時也在快樂的環(huán)境學到了知識。
〓〓四、改變教學評價方式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獎勵和贊美等方法對小學生來講特別有效。他們得到老師的肯定后,會信心百倍,熱情高漲,相反,如果老師指責甚至批評,學生則會垂頭喪氣,心灰意冷。所以,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日常的評價方式改變一下,不僅僅只關注最后的分數(shù),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全方面的提升以及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后的變化等方面,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與改變,多給學生鼓勵和贊揚,會有效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升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五、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學生從小生活在漢語環(huán)境中,學習新的語言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由于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只能在英語課堂上接觸到英語。鑒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在英語教學的同時,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根據(jù)學生所在的年級不同,以及生活環(huán)境和心理狀態(tài)不同,將學生分組進行不同的課外活動。比如,各個年級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組織起來舉行英語朗誦比賽或者英文歌曲演唱比賽等,通過這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比賽的同時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六、以學生為主體,師友和諧互助
〓〓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的方式進行教學。比如,按照學生不同級別的成績安排學生的座位,讓優(yōu)秀學生與較差學生、一般學生與良好學生結對子,讓優(yōu)秀學生指導較差的學生,到后面,采用自主結對子的方式進行同學之間相互學習。根據(jù)學生的特性,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英語引導與鼓勵,努力形成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指導培訓的良好學習方式和學習氛圍。不僅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率,加快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責任編輯〓魏文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