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雅娟
【摘要】單親學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關愛。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礎。單親家庭孩子因父母離婚,死亡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擊,造成心理極大的負面影響。沒有了精神支柱,他們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對艱難的現(xiàn)實,他們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喚關愛”渴望親情來撫平創(chuàng)傷的心靈。因此家庭、學校應以雙倍的愛心共同關注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關鍵詞】單親家庭;兒童教育;心理健康
一、現(xiàn)狀分析
隨著單親家庭的增多,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應該引起社會的重視?,F(xiàn)在的社會狀況和從前的社會狀況有很大的變化,很多成年人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面前都會有茫然無措的感覺,更何況剛剛成長的缺乏完整的家庭溫暖的青少年。單親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有的很明顯,有的是隱性的。
1.單親家庭的特點
家庭成員的確缺失離異或者喪偶。家庭的完整與溫馨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家庭關系的和諧,親密無間,幸福溫暖,會使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父母是孩子的依靠,父母關系緊張,感情破裂,以至離異,對孩子來說是極大的打擊和傷害。
2.形成原因
社會的變遷使得傳統(tǒng)的婚姻家庭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統(tǒng)計資料表明,目前全國的離婚案件就已經(jīng)占全國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這里還不包括各地民政機關協(xié)議離婚的人數(shù)。離婚率大幅度上升,使單親家庭大批出現(xiàn)。單親家庭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的缺陷。
二、單親孩子的心理特點(主要從離異家庭角度來分析)
1.智力方面
離異家庭是家庭關系惡化的極端。關于對離異家庭兒童認知水平發(fā)展及兒童學習狀況的研究表明:離異家庭兒童的智力發(fā)展明顯落后于完整健全家庭的兒童,而且這種落后狀況在7~13歲各個年齡階段都能夠顯現(xiàn)出來;離異家庭的兒童學習成績顯著差于完整家庭的兒童,這種差異同樣在7~13歲各個年齡段都表現(xiàn)的十分突出。其原因主要在于家庭破損而影響其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及其相應的智力水平,加之與受教育環(huán)境惡化,孩子心理環(huán)境惡化,使其對自身期望值降低,心理素質(zhì)弱化等因素有關。
2.情緒情感方面
一是消極情緒占優(yōu)勢:易怒,恐懼,悲傷。二是情緒波動大。父母缺失給孩子心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表現(xiàn)在情緒的大起大落,不穩(wěn)定性上。研究表明,在父母離異的頭六個月,離異家庭子女不良情緒發(fā)生率相當高。
3.社會性方面
嫉妒心理,自己的社會需要得不到滿足從而羨慕別人發(fā)展到嫉妒他人。自卑心理,自卑的同時伴著不安、內(nèi)疚、膽怯、憂傷、失望等特殊的情緒。抑郁心理,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缺乏信心。孤獨心理和冷漠心理是離異家庭子女人際關系不良的最危險因素,由于心靈的創(chuàng)傷,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心灰意冷,失去對生活的追求。
4.性格方面
這是指孩子情緒情感及社會性密切相關的態(tài)度與行為特征。離異后父親或者母親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保護過多,遷就過甚,過分溺愛,或對孩子體罰及攻擊性行為容易讓孩子形成怯弱和粗暴的性格。
三、相應的對策
1.建榜樣樹形象
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與父母的素質(zhì),特別是父母的心理素質(zhì)有直接的關系,殘酷的現(xiàn)實是家庭殘缺,孩子失去賴以發(fā)展的安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單親家長更有必要以良好的素質(zhì)、優(yōu)秀的人品,給孩子樹立光輝的榜樣。同時家長要努力學習,提高科學家教水平,把握孩子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科學之光增添人格魅力。
2.優(yōu)化親子的關系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總歸是可笑的?!庇H子關系的優(yōu)化是教育的保障,教育者應該提高情感維度,處處給孩子以熱情和慈愛,盡量滿足他們合理的正當請求,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上、學習上的困難。教師積極于家長溝通交流要求家長傾心關愛而切忌溺愛,適度的要求而切忌拔高??梢娔鐞凼墙逃碾[形殺手。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作為教師師在指導家庭教育的同時,應采用“情感投資”、“捕捉閃光點”等方法溝通師生情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以傾聽的方法讓他(她)傾吐自己的心聲,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緒。然后再對過激的情緒進行正確指導。以他(她)的聰明來鼓勵他一定會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以樹立自信心。此外,還應利用課余時間幫助解決他學習上的困難,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上獲得成功的喜悅?,F(xiàn)代的教育觀認為,教師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宰,不應該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