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生要提高語文素養(yǎng),必須培養(yǎng)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
在當前課改的大背景下,廣大教師在一線努力進行著教學方法的新探索,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但從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看,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
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足。多少年來,許多學生認為語文投入精力的多少與成績高低關系不大,學與不學似乎并無很大的差別。
二是在當今影視網絡逐漸普及的情況下,學生語文閱讀量嚴重不足。閱讀是語文能力之一。一個學生如果連課外書都不愛閱讀,其語文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影視網絡是文化的快餐,獲取信息資源方便快捷,幾乎不用多少思考,而更多的信息的獲得是被動的接受,而非學生主動獲取。長此以往,學生只是一味沉迷于影視網絡之中,越來越不愛讀書,形成惡性循環(huán)。外國人的圣誕節(jié)、愚人節(jié)、情人節(jié),我們的學生記得比誰都清楚,而且津津樂道,無所不知,而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都有哪些習俗,我們的學生卻一無所知。其中的原因,除了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觀念的變化,生活方式的改變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要歸咎于學生課外閱讀太少,對傳統(tǒng)文化了解太少。
三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太差。書寫能力差,書寫不規(guī)范,錯別字連篇,字跡潦草,在門房的學生請假條中,幾乎找不出幾份字跡工整、書寫規(guī)范的請假條。
四是學生動手能力太差,不會主動地去學習語文。教師上課運用多媒體技術,一節(jié)課在板書上寫不了幾個字,甚至一個字也不寫,練習題幾乎不用抄,有種類繁多的各種練習冊,光填答案就行,學生也幾乎寫不了多少字,一學期里除了正式作業(yè)、作文之外,學生也不用再寫多少字了。學生的一切學習活動幾乎都有既定的路線可循,該做什么幾乎都是老師、家長設計好的,學生還需要做什么?
五是學校實行題海戰(zhàn)術。多少年來,政府號召為學生減負,但實際情況卻是負擔越減越重,各科繁多的作業(yè)連老師都覺得苦不堪言,學生的感受我們就可想而知了。
鑒于以上問題,我認為要培養(yǎng)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充分挖掘課內外語文學習資源,通過多種形式的語文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語文學習并不限于課堂,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會、讀書比賽、作文競賽、手抄報、黑板報、當小記者、調查走訪、有安全保障的郊外野游、參觀旅游、觀看優(yōu)秀的影視片等等,都應積極地、有計劃地舉行。如此,學生不但熱愛學校生活,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激發(fā)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能力也必定在這些實際活動中逐漸得到提高。
二、堅持常規(guī)教學也不必拘泥于常規(guī)教學,敢于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常規(guī)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是遵循了教育規(guī)律的一些做法,我們必須堅持,但還有一些做法需要改進,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大膽創(chuàng)新,使語文課堂活起來,不必按部就班的開展教學活動,力求學生敢讀敢想,活躍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開展必要的讀書活動。
三、科學指導學生的語文閱讀,開展必要的讀書活動,加大語文閱讀量
學生進入中學之后,教師就應根據(jù)教學大綱,幫助學生制定一個長期的讀書計劃,堅持做讀書筆記。不要貪多貪快,應循序漸進,注重長期積累,這樣才能為學好語文課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教師既應當好工程師,又應當好技術員,科學指導,定期檢查,多鼓勵,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濃厚的語文學習氣氛。
四、改變對語文學習能力的評價體制
唯分數(shù)論是教學的一大瓶頸,不改變這種評價體制,語文教學想要取得突破,使學生真正愛學語文,把學習語文當作自己的必需,這種預期恐怕很難達到。一考定終身,學生學習的功利色彩太濃,語文學習自然不能變成自覺的行動。當前的語文考試,學生感到頭疼的、容易失分的,恐怕屬閱讀理解題了,這一類型往往偏難古怪,學生對問題的處理很難符合出題者的意圖。既然這樣,這類題是否可以改變一下形式,或者將題的難易程度降低一點,不要讓學生一碰到這類題型就望而生畏,甚至讓語文老師也感到無法解決。
以上幾點思考,也許不成熟,期望與同行探討交流,以改變語文教學現(xiàn)狀,真正達到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目的。
(作者單位: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qū)高級職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