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走出誤區(qū),明確方向
在云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中,必須要提到的就是“翻轉課堂”。在學校參與研究之前,我們也到外校參加過各類研討和聽課活動,學習到很多寶貴的經驗,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因此,我們特別感謝走在前面的實驗校,從他們的研究中我們清晰了認識,避免了更多的失誤,使我們的研究更快地步入正軌。
明確之一:“翻轉課堂”不是什么?
1.iPad的介入不是升級的ppt。
2.不是在線視頻的代名詞。富有成效的面對面互動學習活動才是“翻轉課堂”最重要的價值。
3.不是用視頻替代教師。
4.不是在線課程。
5.不是學生沒有教師指導。
6.不是學生整堂課都盯著電腦屏幕。
7.不是學生孤立地學習。
明確之二:“翻轉課堂”是什么?
“翻轉課堂”是從英語“Flipped Class 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也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簡稱“翻轉課堂”或“反轉課堂”。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明確之三:“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
1.“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tǒng)的教學流程。過去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課后自主學習,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而“翻轉課堂”則是課前自主學,課堂中教師因材施教或開展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在課前學到的新知識與技能。
2.“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目前不少課堂依舊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很難落到實處,而“翻轉課堂”做到了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
3.“翻轉課堂”翻轉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傳統(tǒng)課堂里,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而學生總體上是被動地學習。但在“翻轉課堂”里,學生是主動地自主學習,教師是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
4.“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往往是課前課后由學生自學,而學生有依賴心理,認為反正老師會在課堂上講。“翻轉課堂”則可以很好地利用混合學習模式,巧妙地將在線學習與面對面的教學、新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及知識應用和遷移有機地結合起來。
5.“翻轉課堂”翻轉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胺D課堂”后,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時那樣緊張,擔心遺漏什么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jié)奏全由自己掌握,不懂的反復觀看,也可以停下來仔細思考或做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教師和同伴尋求幫助。
實踐研究,成效初顯
從我校一年多的實踐來看,“翻轉課堂”主要經歷三個階段:“內容設計——開發(fā)課程”“自主學習——問題反饋”“展示交流——拓展深化”。前兩個階段在課外完成,第三個階段在課堂完成。
1.內容設計——開發(fā)課程:保障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
課程最核心的內容是什么?這是“翻轉課堂”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學生課前學習內容的選擇非常關鍵。教學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要把最核心、學生最需要掌握的課程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呈現(xiàn)方式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因此,要精心設計課程內容的呈現(xiàn),以確保課程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基本上能夠學懂。
2.自主學習——問題反饋:追蹤學生自主學習的路徑及效果
“翻轉課堂”的成敗取決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質量。有的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這一階段需要教師重點關注。我們除了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外,還要在學生自主學習時,為其提供支架式學習工具,如學習單、學習導航等。
例如:在數學課“認識小數”教學中,鄭雪飛老師結合要學習的內容,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單及豐富的學習材料,學生借助學習材料開展自主學習,學習效果非常明顯。
教師如何檢驗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從而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這需要有一個反饋環(huán)節(jié)。在實踐中,我們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設計微習題和學習反饋單,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這樣,通過網絡在線反饋系統(tǒng),教師就可以很輕松地掌握學生學習的科學數據,為課堂個性化指導提供依據。
3.展示交流——拓展深化:實現(xiàn)教師的個性化指導
這一階段的重點任務是師生共同交流,通過學生自主合作的展示,檢驗課前學習的質量,并在師生多向互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深化和拓展學習內容。為了把握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我們在課堂學習階段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進行問題反饋,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況,然后教師再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進行個別化指導。
例如:王倩老師在數學“年月日”的課堂教學中,第一個問題便是:“從課前學習中你學到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從學生的反饋中,教師知道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365天”“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閏年”等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王老師組織學生交流展示匯報,進而理解年月日的意義。同時,為學生設計多樣式的課堂練習題,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教師及時給予指導,使學生深化對年月日的理解。
在“翻轉課堂”實踐中,我們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所起的“溝通媒介”和“腳手架”作用,運用技術科學設計與組織學習資源,通過網絡在線學習的反饋、評價與分析系統(tǒng),真實記錄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整個過程,為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奠定基礎。此外,在課堂學習階段,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多考慮教學的生成性,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進行多樣、靈活的教學設計。
云學習方式之“翻轉課堂”的研究促進了我校自主課堂教學實踐,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實現(xiàn)了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有利于進行過程性監(jiān)控,并且進行及時、個性化輔導,真正實現(xiàn)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學生充分利用存儲在“云平臺”上的資源包進行自主選擇、自主學習,使得學習能夠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把控課堂。
我們的思考
在研究和實踐中,每一位參與研究的人員都受益匪淺。當然,我們也面臨很多困惑和困難。
1.“翻轉課堂”需要大量學習資源,教學和學習資源庫的建立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如何盡快實現(xiàn)資源共享,在共享資源的同時處理好與教師個性化教學之間的關系?
2.學生的學習進度不一樣,掌握程度也不一樣,我們老師怎樣才能更準確地把握和掌控這個尺度和進度呢?
總之,任何一種好的或者先進的教學方法都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去研究、去學習。我們要不斷以理性的視角開展多樣式的“翻轉課堂”本土實踐,探索出適合我校實際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