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卓華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考慮到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性及其難度,要想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就要從學生角度入手,使學生克服學習物理的心理壓力,正確理解高中物理學習的重要性,能夠從實際學習角度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為此,探討如何克服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壓力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心理壓力
一、自我產(chǎn)生畏懼的心理壓力
初中物理由于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范圍和知識限制,重在表淺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現(xiàn)象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并且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基礎,在物理課程內容的難度設計以及與其他學科的交叉上,總體來講還處于較淺顯的層面。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容易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一種誤解,認為物理學習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進入高中以后,物理知識在內容和難度上都在逐漸加深加大,一
些特殊題型甚至需要運用數(shù)學、化學等其他學科進行解決。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初中學生所沒有經(jīng)歷過的,也是沒有預料到的。在這種情況下初中學生在高一階段的物理學習中,非常容易產(chǎn)生懼怕心理,進而影響物理教學的開展。
二、呆板的學習方法造成學習效率低下
考慮到初中物理教學內容的局限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了形象教學的模式,學生也學會了運用形象的手段去解決物理問題。但是隨著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深度的加大,抽象思維成為解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欠缺,因此在物理學習中初中階段呆板的學習方法不但會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同時也會對高一學生的物理學習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
記得我剛上高中時,有一本雜志《中學生數(shù)理化》上介紹學習五步法,可以拿來借鑒和參考。(1)課前預習,用三分鐘時間粗略看今天的課程內容,找出有疑問的地方做記號重點去聽。(2)聽課和筆記,帶著問題去聽課的目的性要比沒有問題地聽課的效率高得多,至于筆記也是有針對地記錄課本中的內容。(3)課后復習,把綱要和知識點列出來,認真解讀課文,以能和前面的知識點形成關聯(lián)是最好不過的了。(4)獨立作業(yè),是為了鞏固知識點,應該做一定量的習題來加以訓練,解題訓練能加深學生的記憶。(5)嘗試回憶,一般在睡覺前像過電影一樣回憶一章書的內容,慢慢地會自主形成知識點網(wǎng)絡,對解題幫助很大。
三、教學手段滯后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以往的教學手段是教師講學生聽,再加上一些演示實驗,能給學生幫助的探究實驗并不多,傳統(tǒng)的物理演示實驗往往和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實驗手段單一枯燥,這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相悖。而現(xiàn)代的互聯(lián)網(wǎng)遠程教育、多媒體技術以及數(shù)碼產(chǎn)品的錄放功能都極大地提高了演示實驗的成功率,豐富了實驗資源。例如,傳統(tǒng)實驗方法中不能直接測量的瞬時速度,現(xiàn)在借助傳感器用計算機可以直接測量瞬時速度,對力學中的機械能守恒、動量守恒實驗可以迅速完成。利用錄像資源在引入新課時,可以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視頻宇航員在航天器中的失重現(xiàn)象,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于太快的物理實驗,由于時間短,現(xiàn)象不明顯,不利于學生觀察。這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減慢播放實驗進程,觀看實驗現(xiàn)象。如,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演示小球能擺多高。
四、沒有目標的學習猶如無的放矢
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把目標性放在成功黃金十七律的第二條,可見目標是學生完成物理學習的時間規(guī)劃,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想解決學生懼怕心理,除了上述幾個手段之外,明確學習目標也是保證高中物理教學取得積極效果的關鍵。從這一點來看,高中物理教學不但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還要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為學生指明高中物理學習方向,保證高中物理教學取得積極效果,滿足高中物理教學需要,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實現(xiàn)解決高一學生懼怕心理和提高學生物理考試分數(shù)的目的。分在哪兒丟的,就在哪兒補上。我要求學生把做錯的題分類: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按章節(jié)補上,形成“錯題集”,考試前抄一遍,睡覺前看上一眼,能按要求認真做的學生成績都相對明顯提高。復習計劃要針對自己的弱項,抓緊時間來提高成績。
雖然本文探討了物理教學中克服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壓力的幾種方法,但是實際上克服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壓力還有很多,我在這里只不過起到拋磚引玉的探索。高一年級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信任、理解與尊重,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多與學生接觸,盡快讓學生認可老師,完成新舊環(huán)境的轉換。
參考文獻:
賀占慶.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一物理教學方法與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09(07).
編輯 郭曉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