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淑紅
摘 要:思想品德是初中一門重要課程,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和認識。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
新課改以來,怎樣貫徹課改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以下是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師生交流溝通,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我們不能壓抑學生的思想,束縛學生的思想,而要讓學生盡情地釋放自己的困惑和見解,讓枯燥的課堂教學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活躍課堂氛圍,發(fā)揮思想品德教學思想引導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溝通,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互動。比如,我們可以圍繞思想品德現象或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隨堂討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借此機會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量。例如,在教學《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一課時,可以將班里學生分成兩隊,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使大家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拓寬師生交流的渠道,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聯系,解答學生遇到的困惑,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二、舉辦模擬表演活動,指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
書本中的知識是抽象的、無形的,而現實生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并不是所有的現實問題都能在書本中找到相應的答案,所以我們可以采用表演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做個聰敏的消費者》時,讓學生分別扮演消費者和銷售者,然后就購物中出現的消費權問題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既得到樂趣,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走出課堂拓展內容,挖掘學生的潛能
學以致用是我們的教學目標,所以,我們要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將學習陣地轉向社會這個大課堂,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做到“教育與學習,課內與課外,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統一,實現教學內容的拓展,挖掘學生的潛能。另外,走進生活還有助于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熱情和興趣,實現思想品德教學的價值和意義。例如,在學習《面對生活中的不良誘惑》這節(jié)課的時候,筆者以生活實際為素材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拓展,比如未成年人出入歌廳、游戲廳、網吧,學生沉迷網絡等現象,以及未成年人為了能夠出入歌廳、網吧而鋌而走險最終走向犯罪的案例都是很好的教材,當學生看到這些典型案例的時候就會意識到誘惑離自己并不遙遠,帶給學生思想上的震撼,從而讓學生產生自覺的抵觸意識,做到拒絕誘惑,實現育人的
目的。
總而言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開展高效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方法的得當,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強化學生的理解感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實現思想品德學科的學科功能和學科價值。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