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華
〔關鍵詞〕 色彩教學;感知;傳達;示范;繪畫;調配方法;對比關系;表現(xiàn)手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0—0083—01
色彩語言綜合了色彩學、心理學、美學等多方面的成果,是繪畫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藝術語言,它不僅與形相互依存、相互襯托,更有其自身特征及基本規(guī)律。初中美術教學由于課時短、章節(jié)分散,因此導致色彩教學成了很薄弱的一環(huán)。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既突出色彩教學的基礎性、重點性,又不缺乏趣味性,將色彩教學直觀化、生活化、濃縮化,讓學生輕松地感悟色彩、理解色彩、掌握色彩,用色彩表達自我呢?筆者經過長時期的教學實踐,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從自然和生活中感知色彩的表現(xiàn)內涵
色彩教學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因為學生從生活和自然中就有所感受。教師從生活和自然色彩中引入色彩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交流中、從文化與審美的視角體會到色彩豐富的內涵。色彩教學的審美視角傳達拓展了學生色彩知識的思維空間,為學生發(fā)揮配色效果、準確運用色彩奠定了基礎。色彩教學審美視角的傳達強調“直觀”和“對感覺的分析”,教師可將教材分散的色彩內容濃縮在幾個課時上,側重重點,突出基礎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用生活感知、圖例講解、欣賞討論、練習操作等教學手段,多角度地將色彩教學生活化、直觀化、濃縮化,使學生逐步擺脫對自然色彩的依賴和對色彩的固有概念,學會欣賞色彩的表現(xiàn)手法。
色彩直覺可以引起人的聯(lián)想,如,看到紅色聯(lián)想到太陽,看到綠色聯(lián)想到草原等,對色彩的聯(lián)想因受看色人的概念、觀念、思維和意識的不同而有區(qū)別。但色彩的聯(lián)想因與學生實際生活和傳統(tǒng)習慣密切相關,所以學生對色彩的知覺又有共通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從色彩聯(lián)想的差異性和共通性中引導學生比一比、看一看,讓學生由對色彩的感性知覺發(fā)展到對色彩的審美知覺。
此外,人們還賦予了色彩特定的內涵,即色彩的象征意義。色彩的象征既有世界共通性,也因民族特點而不同。如,紅色能給人以強烈的刺激而被通用于急救、消防信號等,而把白色象征為和平與神圣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以此來感知色彩的表現(xiàn)內涵。
二、通過示范讓學生掌握色彩的調配方法及對比關系
顏色不等于色彩,色彩的魅力來自于色彩的相互關系。要讓學生理解和運用色彩,就必須掌握色彩調配與對比的方法。但學生掌握的只是普通的色彩知識,如三原色、冷暖色調、類似色、對比色等。那么,怎樣才能調出需要的色彩?如何才能搭配出使畫面更具美感的色彩呢?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給學生示范調色的方法,引導學生分析相關色彩的示意圖,讓學生對色彩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邏輯分析的層面。如,通過色相環(huán)讓學生認識三原色、間色、復色,讓學生認識色彩的對比關系: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等。
三、讓學生通過繪畫認識色彩的表現(xiàn)方法
色彩不僅能突出形象、表現(xiàn)內容,而且能成為畫家宣泄情感、表達思想的主要手段。傳統(tǒng)的寫實繪畫講究造型、色調的變化,而抽象藝術則反其道而行,以最基本的色彩和線條要素直接與人的精神心理相通。如,抽象派大師蒙得里安富于形式美的三原色,以最簡單的線條和最單純的色彩在畫中追求和諧與平衡。他所營造的簡潔明快的藝術效果深得時尚界人士的喜愛,其三原色方格被運用到家具、時裝乃至建筑設計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認識色彩的各種表現(xiàn)手法,并讓學生通過不同的繪畫手段表現(xiàn)自己的內心、思想以及感情世界。
想讓學生在短期內達到對色彩協(xié)調和色彩對比的美感性能掌握,并學會用色彩表達心情,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改變原畫色調。教師可讓學生按自己的方式改變原畫作的形、色、肌理和筆觸,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改變后的畫面效果并進行對比。
2.色彩即興練習。讓學生用色彩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傳遞內心世界,體會色彩與情感間的聯(lián)系。要求學生繪畫時可以不拘于造型,直接表現(xiàn)就可以。
3. 進行圖案配色。讓學生組合裝飾圖案,練習兩種顏色之間的簡單對比。如,進行一種明亮顏色與一種陰暗顏色之間的搭配對比,或者進行一種暖色與一種冷色之間的搭配對比等。
4.作業(yè)評價。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檢測評價,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加深學生對色彩的理解并增強學習的自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