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蓮
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是一項龐大且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它的成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與通力合作。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的生活首先離不開家庭,家庭是中小學生極為重要的生活空間和文化環(huán)境,學生的心理與言行無不與家庭氛圍息息相關,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素質(zhì)的高低和家庭教育的質(zhì)量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fā)展有極其重要的關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一些全新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以驚人的力量和速度改變著青少年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而處于高中時代的中學生更是處于人生階段的叛逆時期,他們很容易接受一些全新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卻對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方式越來越反感。
筆者所在的學校從2005年起開始實施全封閉式寄宿制管理模式,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學校和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和壓力也增加了不少,通過學校這幾年不斷探索與完善教育方式,實施全封閉式寄宿制管理模式取得了不少的成績,總結(jié)出了許多好的經(jīng)驗和方法。然而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情,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學校要不斷探索與完善教育方式,對于家庭教育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筆者作為班主任通過對學生追蹤調(diào)查訪問,試從個案入手分析高中寄宿生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關系。
一 、個案陳述
案例1
學生劉,男,父親系市政府領導干部,母親原為公務員,后下海經(jīng)商。平時父母工作都比較忙,只是在物質(zhì)上充分滿足他。而在家中父親對他要求很嚴,期望也很高,并且經(jīng)常像領導對下屬的要求那樣要求他,平時父親在小事上不太管他,但如果他犯了大錯(如迷戀網(wǎng)絡游戲、成績大退步等)父親則會訓斥他,甚至動手打他。這使他對父親很敬畏,表面很順從??蓛?nèi)心卻并不認同,在家經(jīng)常有一種孤獨失落感。進入高中后,該生開始住校,只有周六的時間回家。在家時間,父親也嚴格要求他不能隨便出去玩,并且請家教幫他補習。在寢室中,他一般不太和同學交流,但也不和同學鬧矛盾,平時課后也總是和原來初中同學玩。對班集體活動也不感興趣,不太能迅速地融入新集體中。在學習上還是比較被動,成績一般??缮钌喜还?jié)約,花錢比較大手大腳,消費追求名牌時尚。
案例2
學生李,男,父親系公司經(jīng)理,母親系公務員,在家里,只要他喜歡干的事他就可以干,父母一般不干涉。有明顯的家庭優(yōu)越感,他不僅敢在父母面前對人對事品頭論足,而且也經(jīng)常在別人面前夸夸其談,甚至言過其實,父母對他的言行大多都予以肯定或贊揚,即使是錯誤的也不太會批評。進入高中后住宿,不管是在班上還是在寢室里,喜歡出風頭,想表現(xiàn)自己。同學評價他就是好吹牛。平時也喜歡和同學爭論事情,即使自己理虧也要強辯。所以同學普遍不喜歡他。但他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得很積極活躍,上課積極主動回答問題??捎捎趯W習不刻苦,缺乏耐心和鉆研精神,所以成績不太好,但又要面子,想投機取巧??荚噧纱挝璞妆蛔?,學校對他進行留校察看處分。父母對他也只是打一頓了事,沒有對他進行深入教育。
案例3
學生羅,女,父親系公安局干部,母親系銀行職員。在家中父母非常注重和她的親子交流。相對而言母親照顧她的時間比較多。但母親從不溺愛她。升入高中住校后,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減少,只有周末有空在家。父母更加注重和她的親子交流。每次回家,她都會將學校發(fā)生的事情告訴父母,也會主動談自己對人對事的看法。一般情況下,父母總是抱著欣賞的態(tài)度傾聽她的訴說,不時會微笑地點點頭,但不輕易加以評論。如果出現(xiàn)明顯的錯誤,父母也不會針鋒相對地加以指責,但會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循循善誘。如果意見不統(tǒng)一,父母不會壓服,但會努力使她明白相關事理。該生在校表現(xiàn)很好,學習認真但不死讀書,勤奮踏實。成績越來越好。學習生活有條不紊,性格開朗活潑,遇事冷靜客觀,在班級和寢室里從不和同學鬧矛盾,老師和同學都比較喜歡她,她自己也比較喜歡集體生活。
案例4
學生嚴,女,父母均為個體業(yè)者,工作較忙。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較好。家長在她幼年時非常溺愛、放縱她,尤其是父親。母親性格強悍,做事很有主見,看問題有時較主觀,對子女要求嚴格(有時過于嚴格),注重子女的身體健康和體育鍛煉,喜歡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子女,對她的期望也高,小嚴性格較為內(nèi)向、倔強,敏感,聽不得批評意見。個子偏矮,有自卑心理,很在意服飾與儀表,有追求名牌的傾向。智力水平中上,有較強的接受能力,但自認學習上有畏難情緒,不肯刻苦鉆研,學習成績中等偏上。上高二以來學習成績曾一度嚴重下滑。與同學交往較少,作業(yè)完成不好,做事馬虎,學習成績明顯下降。與同學關系也較以前緊張,有時無故在寢室發(fā)脾氣。母親對其在校的行為提出嚴厲批評,并以再這樣就退學要挾她,使她產(chǎn)生強烈逆反心理,賭氣不與母親說話。
二 、案例分析與評價
案例1
該生與其父母關系不夠協(xié)調(diào),父親對要求嚴厲,期望較高。親子關系呈現(xiàn)順從的狀態(tài),相互溝通地位不平等,父親一般居高臨下,使他敬畏,不敢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顯得比較謹慎。而母親由于工作原因陪伴他時間很少,不能讓他體會到母愛的溫暖。并且母親只是從物質(zhì)上彌補對他的虧欠,不能從根本上填補他內(nèi)心的孤獨,反而使他形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在這種家庭關系中,他遵守各種規(guī)章制度,但情緒壓抑,個性難以得到張揚。他的性格使他在集體生活中顯得不合群,有點孤僻。這種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弊大于利。
案例2
該生有明顯的家庭優(yōu)越感,但平時父母對他疏于管教,沒有什么過高要求和約束,親子關系屬于放任行。加上父母的地位,他生活的無拘無束,雖然自在輕松,個性張揚,但缺乏必要的規(guī)范和引導,使他愛面子,有虛榮心,但卻缺乏刻苦精神,并且他很難擺正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自然不適應集體生活。這種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負效應明顯大于正效應。
案例3
該生與其父母的關系和諧,父母為其成長營造了一個寬松有序的氛圍,父母在關愛中滲透著嚴格,高期望含而不露,但孩子心領神會,促使該生形成了性格開朗,積極進取,樂觀向上,且心態(tài)平和,待人熱情的性格特質(zhì)。她對老師有禮貌,對班集體有責任心,學習刻苦,成績突出。在集體生活中很受歡迎,自己也從集體生活中培養(yǎng)了獨立意識,增強與人相處溝通的能力。這種溝通行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生活輕松愉快又不放任自流,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案例4
該生與父母的關系不協(xié)調(diào),特別是與其母親的關系還比較緊張。父母在她小的時候?qū)λ浅D鐞?,養(yǎng)成了她恃寵而驕的性格特點。而她長大后母親對她要求過嚴,又喜歡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子女,家庭教育屬專制型。使她逐漸產(chǎn)生逆反心理,與母親有心理隔膜。她性格既叛逆又自卑,人際關系不合群,對人富有攻擊性,寢室同學都對她敬而遠之,她因此很難適應集體生活,這些負面因素都影響到她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成績不斷下滑。而成績下滑使她有父母關系更緊張。雖然其家長認識到在家里家長與子女營造比較和諧的氣氛,有利于子女的學習與成績和健康成長,但工作比較忙的時候有時會疏忽與子女的溝通,即使溝通,也常缺乏耐心,態(tài)度有時亦不夠好。這種家庭教育方式弊端很明顯。
三、啟示
案例中的學生都是筆者現(xiàn)在正在教的學生,作為班主任來講要密切關注他們的不僅是學習成績,還有身心健康也非常重要。正處在成長過程中變化最復雜最明顯的時期,這些變化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環(huán)境的因素。面對這些矛盾與變化,不僅學校教育教學必須隨之轉(zhuǎn)變觀念,注意與初中想銜接,特別注意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應該及時調(diào)整家庭教育的方式,使之適應孩子的變化。孩子處于高中階段,平時又在學校住宿,與父母交流溝通的時間減少,所以父母應當充分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主動與孩子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理解他們的煩惱,尊重他們的選擇,點撥他們的迷津;同時又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健康有序、自律和他律相結(jié)合的成長環(huán)境,適時提出適當?shù)哪繕撕鸵?guī)范,及時批評孩子言行中的適當之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與孩子一道模塑他的健康人格??傊彝ソ逃某蓴≈苯佑绊憣W生素質(zhì)的優(yōu)劣,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上的,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科學。”家長要妥善處理一般與個別、生理與心理、德育與智育的關系,尋找適合孩子成長的途徑和措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