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彬凱
“國培計劃”是國家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主要包括“中小學骨干教師研修”等五大類示范性項目,旨在“培養(yǎng)一批種子教師,發(fā)揮示范引領、雪中送炭和促進改革的作用”。為了了解學情做好培訓工作,相關院校統(tǒng)一對來自全省各地的學員進行了相關的摸底調查。這些來自一線的英語教師反映了許多英語教育的情況和問題,其中以小學外語教學環(huán)境問題最為突出,是已經成為影響小學英語教學的關鍵。為此,我們課題組對參訓英語教師的教學環(huán)境展開調查,旨在總結出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存在的問題,為教育主管部門提出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的若干建議。
國培計劃小學英語教學教學環(huán)境“國培計劃”是國家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主要包括“中小學骨干教師研修”等五大類示范性項目,旨在“培養(yǎng)一批種子教師,發(fā)揮示范引領、雪中送炭和促進改革的作用”。2012年河南省啟動“國培計劃”和“省培計劃”兩大工程,筆者所在單位承擔了小學英語教師培訓項目。為了了解學情做好培訓工作,相關院校統(tǒng)一對來自全省各地的學員進行了相關的摸底調查。這些來自一線的英語教師反映了許多英語教育的情況和問題,其中以小學外語教學環(huán)境問題最為突出,是已經成為影響小學英語教學的關鍵。為此,我們課題組對參訓英語教師的教學環(huán)境展開調查,旨在總結出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存在的問題,為教育主管部門提出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的若干建議。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主要是指影響英語教學的構成因素,它包括社會環(huán)境、家長教育背景、學校師資狀況、教學硬件設施、課堂傳授和校園氛圍等,這一切都是環(huán)境構建的有機組成(曾蒲初2005)。本研究對象為2012年~2013年參加培訓的小學英語教師,調查方法為問卷和訪談,深入了解我省的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情況。這次調查發(fā)出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5分,有效率 92.6%,走訪教師31人次,搜集他們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典型案例,征集他們意見和建議。
二、河南省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1.小學英語教學有良好的社會教育環(huán)境
在我省,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已經進行了十年,但是對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必要性的質疑也持續(xù)了十年,并成為了影響小學英語教學社會大環(huán)境的理念。在這次采訪中,我們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了調查,在“您對小學開設英語課的態(tài)度”一欄中,有84%的教師選擇了“非常贊同”和“比較贊同”,有16%的老師“不贊同”、“很不贊同”或“不確定”。由此看出,大多數教師對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還是積極支持的。96%的老師認為“小學生是學習英語口語的最佳階段”,除此之外部分老師還建議“學校應該有外籍教師定時的、有規(guī)律的對學生進行學習和活動輔導,來創(chuàng)英語造習得環(huán)境”。約有68.2%的學生參加了社會上辦的英語輔導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社會環(huán)境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整個社會教育環(huán)境對小學高年級階段開設英語課還是非常積極和認可。
2.學校是外語教育的主體環(huán)境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的環(huán)境主要由社會、家庭和學校組成;對于教師來說,教學的環(huán)境主要存在于學校、存在于課堂,學校是學生英語學習的絕對主體。(陳虹2011)。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家長整體外語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學生現(xiàn)有的英語知識來源于家庭的比重相對較小,家庭外語學習環(huán)境較差。從受訓教師反映的情況來看,只有極少數的學生(約有18%)能從父母那里得到有效的英語教育,而大部分學生(約有80%)是不能從家庭那里得到這種教育。在回答主要英語知識來源途徑時,有98%的學生回答所學的英語知識主要是在學校里通過教師的教學得來的,而且表示在學校中學到的英語比較正規(guī)、準確。
3.英語教師業(yè)務能力較低
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質的教師來實施。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老師的認知還處在感性階段,學生對老師的印象往往決定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興趣,所以小學階段教師業(yè)務素質尤為重要。作為英語教師除了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外,還要積極理解和接受西方先進文化,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之中,通過全面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但調查結果顯示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普遍不高,師資力量非常薄弱。只有57%的教師有??莆膽{(含成人學歷),有79%的教師為初、中級職稱,有36%的教師為“非英語專業(yè)學歷”。即便是這種薄弱的師資力量,也在承擔超額的教學工作量。許昌市某小學教師反映,許多教師每周授課18節(jié),要面對9個班約600余名學生。這種局面嚴重影響我省基礎英語教學質量,教師整日陷入日常教學,一天下來身心疲憊,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從事教研活動,更沒時間和能力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也就無法保證自己業(yè)務素質的提高。
4.教材缺乏統(tǒng)一性,師學滿意度低
參加培訓的教師反映,目前我省還沒有規(guī)定統(tǒng)一的小學英語教材,各地選用的小學英語教材千差萬別,甚至同一個學校的不同年級使用的教材也不一樣。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教材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課堂氣氛及教學效果等諸多方面。在調查中,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有31%~58%的老師感覺到對教材“不滿意”和感覺“很一般”,而對“教材很滿意”的只占6%~26%。駐馬店市的梅老師告訴我們,他們學校使用的是某大學出版的教材,經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該教材的內容較為嚴肅,沒有突出聽說領先的特點。其次是內容較為凌亂,前后系統(tǒng)性較差。更大的問題是沒有配套的有聲材料,學生只靠老師的課堂講授去學習,課下沒辦法復習和練習,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不會讀、不會說。
5.大多數班級規(guī)模大、人數多,保證不了學生學習效果
在這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由于英語教師隨著學生的自然班上課,這就出現(xiàn)了非常普遍的“大班教學”現(xiàn)象。在調查的三年級到六年級中,有超過60人學生的班級占到了67%~73%。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語言的習得需要大量的操練,只有小班授課使這點成為可能。學生人數少,每個學生都是課堂的主人,有機會充分展示和表達所學語言,有機會輪流反復操練;每個學生都是老師關注的對象,這樣以利于促進課堂氣氛的民主、平等,學生參與機會多多,課堂積極活躍,能達到學習、運用到掌握的良好效果。小班教學環(huán)境可以為其今后的健康英語學習觀的形成起到良好的奠基。語言學習要進行反復的操練和糾正,大班教學很難保證學生的參與機會,更談不上師生之間進行的操練互動,學生的潛能挖掘不出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不了,教學效果也就很難保證。
6.只注重了課堂教學,缺乏課外英語實踐教學的延伸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語言環(huán)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在我國,英語對于我們的學生是第二語言,在小學里,學生用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很少,甚至可以說是沒有。課堂是學生唯一能夠有機會接觸英語的場所。但是,現(xiàn)在小學的課程設置也不大合理,相當一部分小學的開課是每周才兩到三節(jié),學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觸二到三次英語。從人的遺忘規(guī)律來看,這樣的安排是不科學的;從語言習得的角度來看,如此稀疏的開課形同虛設,效果可想而知。對于學生課外學習方面,只有13%的班級設有“英語角”和“英語快樂營”等活動,有4%的老師給學生放過英語電影,而90%的教師只是在課堂上講授英語,課下沒有開展任何“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和“英語素質拓展活動”。
三、英語教學環(huán)境嚴重制約了教學效果
調查研究表明,總的來說我省的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不太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主管部門的教育理念等大的社會環(huán)境的原因,有家庭成員英語教育背景和對英語教育認識的原因,但更多的有著學校、教師等軟環(huán)境的原因。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在訪談中了解到,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的教師中認英語開設效果為“比較成功”或“非常成功”的只占56%,有近一半的教師認為“普遍失敗”或“比較失敗”。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固然有很多種,但教學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制約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間接導致了小學英語教學整體效果不佳。
endprint
四、抓著國培計劃機遇,徹底改善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
國培計劃是具有國家意志的教師培訓行為,是今年來國家關于我國基礎教育的重大工程和舉措,其重點扶持中西部農村教育,倡導和鼓勵各級政府開發(fā)優(yōu)質教師資源,完善教師培訓體制、促進基礎教師教育改革,推動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全面發(fā)展。據此,我國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應以此為契機,從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到每位教師,都要高度重視國培計劃,通過國培計劃來徹底改變農村學校的英語教育現(xiàn)狀。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形成小學英語教學的良好的環(huán)境,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1.政府部門要轉變教育理念,加強對學校小學英語教學的指導
小學英語教育意義重大,關系著我國未來國際型人才的形成和培養(yǎng),關系著國家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實現(xiàn),也關系著我國廣大農村地區(qū)的未來發(fā)展和我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的實現(xiàn)。因此,政府、學校和老師必須達成共識,形成提高農村中小學英語教育的合力。教育主管部門特別是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一定要認識到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以振興農村基礎教育為使命的魄力和勇氣來搞好工作。對本地區(qū)的小學英語教學做出一個整體規(guī)劃,從教師的選任、教材的征訂和課程的安排都要做出嚴格的規(guī)定。決不允許學校中教材混亂、課程隨意和教師隊伍良莠不分的局面長期持續(xù)下去。其次,要加大對學校英語教學環(huán)境建設的經濟投入。要加快推進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增大政府投入,改善辦學環(huán)境。
2.學校要進一步優(yōu)化英語教學環(huán)境,改善小學英語教學條件
學校英語教學環(huán)境是對英語教學的發(fā)生、存在和發(fā)展產生制約和控制作用的多維空間和多元因素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習環(huán)境,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是按照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的特殊需要和培養(yǎng)人、造就人的教育需要來組織和安排設計的。其特點是指在英語教學中根據授課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根據這些語言條件和要求構建一個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置身于這個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去練習英語。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課堂實踐教學不是課堂教學可有可無的補充,而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驗證,也是孩子素質拓展良好平臺。其次,在英語學習中,家庭需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家長應與老師合作,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應指導孩子多練。對于孩子已掌握的知識,家長要鼓勵其不斷再現(xiàn),有條件的家長還可與孩子進行口語對話。再者,改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越性越來越得到彰顯,甚至成為了許多領域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外語學習中,語音室、語言實驗室、語言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等是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
3.學校部門要組織好教師的培訓工作,為教師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教師【2011】1號)指出,“各地要精心籌劃和組織培訓項目實施工作,確保培訓取得良好效果。按照項目要求認真遴選符合條件的學員參加培訓,重視培訓項目的前期調研,針對培訓對象的需求研制培訓方案,要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優(yōu)質培訓服務”。然而,對這次參加培訓的教師調查發(fā)現(xiàn),各個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并沒有對參加培訓的教師做提前的動員和指導,許多老師對國培計劃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并不十分清楚,更沒有具體的目標和對參加培訓的期望值。教師培訓意義重大,各級主管部門一定要本著對國家和教師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培訓前要組織教師做好培訓規(guī)劃,讓受訓老師對培訓有充分的了解,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做出學習計劃,帶著自己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和困惑、帶著學習的任務有目的地參加培訓。
4.教師要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業(yè)務素質
教師業(yè)務素質的提高需要常態(tài)學習的機會,更需要發(fā)揮教師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皣嘤媱潯薄笆∨嘤媱潯钡雀鞣N培訓是提高農村中小學英語骨干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激發(f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動力和熱情的良好機遇;教師可以通過專家對英語教育研究講解和闡述來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較系統(tǒng)地提升英語學科知識與教育知識水平;同時學習借鑒同行教師的教學經驗來提高英語教學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專業(yè)能力,形成把理念轉化為實際教學行為的思路和方法;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培養(yǎng)造就農村學??h級骨干英語教師。作為教師自身也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要經常對自身教學進行反思,帶著問題去學習,通過學習解決自己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yǎng)、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大的提升;在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方面也要有大的提高,同時更新教育理論,豐富教學經驗,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礎。
5.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全力提高課堂效率
提高教學質量要進行有效的教學,教師的定位是進行有效教學的保證,是提高課堂效益的核心。首先,教師要激情上課,笑對學生。教師的激情可以感染學生、帶動學生,驅走學生對困難的懼怕,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勇氣和信心,使他們愛上英語課。其次,教師要更新教學方法。教師應盡量用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設真實愉快的情境,為學生搭建學習英語知識的平臺,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需要強調的是,教師的角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點燃學生求知的火焰?!敖獭笔菫榱藢W生的“學”,是要讓學生擁有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指導學生制定英語學習的短期安排長期規(guī)劃并幫助督促實施。老師要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鍛煉學生自主協(xié)調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新舊知識的運用過程實際是學習的建構過程,以此來提高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國培計劃”是國家改進基礎教育實施的重大歷史舉措,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發(fā)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的戰(zhàn)略任務。當前我國教育進入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歷史新時期。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外語教師要以此為契機,實現(xiàn)辦學條件質的改善、教師素質大幅度提高,來實現(xiàn)我國小學教育的科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曾葡初.英語教學環(huán)境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
[2]陳虹.優(yōu)化小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初探.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3):27-2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教師【2011】1號).2011,4.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010GGJS-174)和河南省教育科學項目(2013-JKGHD-0333)階段性研究成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