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玲
閱讀理解在初中語文中極為重要,老師應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廣泛進行閱讀;多思多想,從思考中發(fā)現(xiàn)竅門;多多閱讀古典詩詞,領略經(jīng)典的優(yōu)美之處。
初中語文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決定人才質量的基礎,更是素質教育的關鍵。語文作為一門基本的語言學科,本身就肩負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學生性情的任務。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只擁有高分數(shù)是遠遠不夠的,他還必須具備高水平的人文素養(yǎng),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新課標改革之后,將閱讀理解作為初中語文的重中之重,大幅度提高了閱讀理解在語文試卷中所占分值比重,同時也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題量。由此可見,閱讀理解是初中語文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大量廣泛的閱讀,由被動變?yōu)橹鲃?,提高閱讀量。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發(fā)表個性化見解,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以及自主判斷和獨立思考能力。以一種開放的方式進行交流和溝通,最終實現(xiàn)個性的發(fā)展和生命意義的表達。
一、廣泛閱讀,拓寬視野
朱光潛曾說過說:“趣味很少生來就廣博,好比開疆辟土,要不厭棄荒原瘠,一分一寸地向外伸張?!本哂幸欢ǖ拈喿x量,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古人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簡明扼要地闡明了廣泛閱讀量的重要性。如果單憑胸中半點墨水,就出來舞文弄墨的話,極易扭曲文章本來的意思,鬧出大笑話。如果缺少對大量文章的熟悉閱讀,在閱讀方面沒有一定數(shù)量的積累,想要光憑教師的講解和大量習題的“題海式戰(zhàn)術”進行轟炸,這就等于想建造空中閣樓,沒有牢固的地基,想建造高樓大廈,結果只能是癡人說夢?!熬艑又_,起于毫末?!敝挥锌科綍r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擁有深厚的理解能力,對待閱讀理解題目才能夠游刃有余,胸有成竹。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向他們適當?shù)赝扑]一些課外書籍?;蛟谡n堂上,根據(jù)所講的課文進行適當?shù)难由?,通過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作者情況,自然而然地引出課外書籍的名字。比如,在學習魯迅的《社戲》這一課時,教師在介紹魯迅的生平活動,作品簡介時,可以根據(jù)初中學生的特點介紹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作品,如《孔乙己》《祝?!返茸髌罚寣W生從多方面來了解魯迅這個人,以及這個時代所蘊含的深刻背景。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更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課文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起一個督促和引導的作用,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這種硬性規(guī)定已經(jīng)逐漸轉化成一種習慣后,進而轉化成一種愛好,它會漸漸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會自發(fā)地,主動地增加閱讀量,以此來滿足逐漸增加的閱讀欲望。
二、合理引導,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庇纱丝梢钥闯觯伎紝τ趯W習的重要性。沒有思考,只是一昧的吸取,就如同一個人只是大口大口地吃飯,而從來不去消化。長此以往,他一定會得胃病,這些食物也沒有發(fā)揮它應有的效用。所以,教師在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斷的能力的培養(yǎng)。理解是一種方式和能力,是不能通過大量習題和生搬硬套完成的,這也符合閱讀所要達成的最終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為學生以后培養(yǎng)走進社會所需的必要能力做好充足準備。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學生的大膽思考,他們漸漸就能悟出理解的竅門和要領,慢慢地就能悟出其中的奧妙。而這一過程需要教師在適當?shù)臅r機,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和啟發(fā),鼓勵他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問題。比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幾個理解性問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變化的?作者是單純在描寫紫藤蘿瀑布么?這些問題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思考和細心理解。理解理論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是由學生通過以往知識經(jīng)驗的整合,從文化背景中重新認識與思考作品,產(chǎn)生自身的認識與想法,使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并且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不再是小到字詞句,大到篇章結構、藝術特色、中心思想的條分縷析,不是對文章進行剖析和分解。這就要求教師起好引導作用,傳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三、閱讀經(jīng)典,提升水平
古典文學之所以可以稱為經(jīng)典,是因為他們流傳了千百年,依然為世人所口耳相傳,這樣的作品必定是凝結了古人的智慧與精華,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與真理。而且古人講究“言簡意賅”,追求用短短數(shù)語就將意思表達清楚,對于初中生提高語文閱讀理解水平相當有幫助。語文是一門抽象的學科,美也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古典詩詞作品中也蘊含著相當豐富的人文資源,從各方面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審美價值,寄予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評價與感受,意蘊豐富,并且,這些詩詞又飽含著音韻之美與濃烈的感情,十分具有美感。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獲得美的享受。在閱讀古詩文經(jīng)典時,我建議學生最好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出來。而不要像和尚念經(jīng)一樣機械地如同木偶。在聲情并茂的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會不由自主的進入到作者所營造的文學情境中,情緒也自然而然的受到文學作品的感染,而對于文章內容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比如,在學習《山坡羊——潼關懷古》這一首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聲朗讀,在抑揚頓挫的朗讀中體會作者對于家仇國恨的悲痛,對于黎民百姓的同情之情,在朗讀中不知不覺地加深了對該詞的理解。
四、結束語
學生擁有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僅語文素養(yǎng)能夠大幅度得到提高,在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中也有著相當大的優(yōu)勢。教師應該合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大量廣泛的閱讀,由被動變?yōu)橹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量。在閱讀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忽略了思考的作用。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同時,要注意提醒他們勤動腦,及時消化他們閱讀的文章,將文章中的知識為自己所用。同時,古典詩詞作為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不應該被遺忘和忽略,初中生對于古典詩詞中的美感,應該細心感受,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理解水平。
參考文獻:
[1]顧瓊玉.淺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現(xiàn)代閱讀,2012,(06).
[2]李靜.語文教學中的人文關懷[J].新課程研究,2011,(04).
[3]李坤梅.淺談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