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紅
【摘 要】新課標語文教學的策略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語文教師要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更新教學理念,突破作文教學難點,探求新穎獨到的作文教學方法。本文從剖析目前初中作文教學入手,提出提高中學生作文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 作文教學 策略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然而作文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瓶頸。學生作文難,作文模式千篇一律,作文內(nèi)容大而空?!吨袑W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建立在新課標基礎上的初中語文教學旨在通過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下面談談本人在初中作文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勤讀多練
革新填鴨式的作文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從自身入手,在教學方式上下功夫,授學生以“漁”,而不僅僅給他們“魚”。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與生機,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作為作文教學的設計者、引導者,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想學生所想,主動融入學生、親近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注重學生的反饋和自由表達。作文課堂是學生學習、表達自我的重要場所,教師要給學生充分抒發(fā)感情、表達想法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作文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根據(jù)學生的反饋,調(diào)整教學模式,讓學生感覺受到重視和尊重,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從而提高作文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閱讀對于寫作是有很大幫助的。優(yōu)美的篇章用生動、感人的語言將我們帶進了神奇的世界,所表現(xiàn)的豐富內(nèi)涵、巧妙構思、精妙語言為學生的積累提供了許多經(jīng)典的材料:有抒寫人生的感悟,有文情并茂的名篇,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教師應該鼓勵中學生多讀一些優(yōu)美文章,培養(yǎng)語感。融會貫通,積累材料,使其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活學活用,用到寫作中去。讀是積累,寫是提高,只有讀、寫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周記的好習慣,采取各種方式方法督促與鼓勵。只有讓學生勤寫,才能避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況,切實提高寫作的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凡事都是日積月累的,寫作也是如此。只有日常多寫、多練、多感悟,才能在寫作時下筆成章。不注重日常的積累,想在需要的時候思如泉涌,那是不可能的。多鍛煉、多加以引導,這樣學生才能真切地反映出自己的所見所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大大提高寫作水平。
二、多種途徑,培養(yǎng)興趣
語文教師要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初中學生思想活躍,興趣廣泛,追求獨立,講究自尊,喜好表現(xiàn)。信息社會使他們的頭腦中充滿了新奇的思想,有許多“情緒”需要向社會、向他人宣泄、表達。語文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給他們以發(fā)揮、創(chuàng)造、發(fā)泄、表達的機會。這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大好基礎。教師在作文課堂的激趣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要在作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調(diào)動和保護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習作準備時,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去經(jīng)歷,去感受;習作指導時,用激勵的話語去激發(fā)學生作文的欲望。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通過班上宣讀,專欄展示優(yōu)秀作文等方式讓學生體驗作文的快感,享受成功的樂趣。作文評語要用賞識性的語言,表達出教師的贊許,鼓勵和期待。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于動筆的愿望。在這種愿望驅(qū)使下,他們樂意主動地、自由地寫作,不把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事。只有學生愛學和樂寫,他們的作文水平才能漸漸地得以提高。隨著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網(wǎng)絡逐漸走入教師的視線,教師可以在一地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精品課盡收眼底,作為借鑒,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青睞。豐富的教學手段為豐富作文教學課堂提供了可能。
三、豐富作文素材,鼓勵學生表達真情實感
對初中生來說并不是缺少寫作素材,而是缺少發(fā)掘素材的能力。作文是對生活感悟的表達和升華。教師應當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真實表達生活感悟的能力,鼓勵學生把真情實感融入行文中。要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應該讓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體驗入手。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用心去觀察、感悟,從身邊的人和事中提煉寫作的內(nèi)容,內(nèi)心的情感就會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作文提倡的是“言而有物”。學生在寫作時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僅要觀察、要感悟,還要寫出來。真情實感得以呈現(xiàn)和表達,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有感情、有生氣。
在學生日常學習寫作中,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克服煩躁心理,以踏實、一絲不茍的精神對待寫作。有的學生常常抱怨:每天的生活都一樣,沒什么可寫的。在校園里,學生的生活方式一般很單調(diào),生活內(nèi)容也很枯燥。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關注生活和學習中的細節(jié),讓他們走進生活去感知生活,從平凡、瑣碎的生活、學習中思考、領悟,這樣才能形成寫作素材的“源頭活水”。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寫出具有情感的作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要鼓勵學生細心地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要做到不僅要“身入”事物,還要“心入”事物。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思考習慣,注意把點滴素材積累起來,借“他山之石”以攻自己之玉,經(jīng)過整合,就可充分利用在寫作中。
在語文新課改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真實地寫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寫出心靈經(jīng)歷的喜悅和快樂,寫出真情,這是作文教學的最高境界。當然,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師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室小課堂、生活大課堂引導學生多讀、多練、多感悟,不斷充實學生寫作的素材,激發(fā)寫作興趣。只要將自己生命情致的“真、善、美”融入作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