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鈺丹
摘 要: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間主要的交際工具,它的重要性在實際生活中日益體現。如何讓初學者入門,習得語言,并與外國人進行基本的交際溝通,是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初中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積極用情境教學法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 情景教學法 初中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其中提到英語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兩種特點,說明英語不僅是一門語言,具有工具的屬性,更重要的是學習西方文化中人文知識的渠道。隨著課改項目的推進,教材更貼近真實的國外生活,語言更口語化,很多西方人的講話方式與表達方法也是在不斷改進的,我們的教學不能一成不變,教給學生的東西應該是最新、最接近生活的。如何才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呢?我認為情境教學法是學生學好一門語言的最好通道。
一、什么是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接受和理解,針對所學內容,有目的、有選擇性地引入或者創(chuàng)設情境。這些情境通常具備生動具體、直觀形象、貼近學生生活、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強的特點。通過運用實物、動作、多媒體、歌曲、游戲等方式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逼真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對英語理解、記憶和應用的能力,這是情境教學法的主要目標和獨特優(yōu)勢。
二、初中英語教學特點
初中階段是英語教學非常難進行的一個階段,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英語,小學階段有很多人就已經被“定型”。如果基礎差的初中生要有一個質的改變,可以說是相當困難的。初中英語教學是在小學基礎上的一個鞏固與拓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從我所帶的幾屆初中七年級學生來看,絕大多數的學生能堅持一學期,到了第二學期,兩極分化就相當嚴重。無論做多少思想工作,成效頗微。學生的天性就是愛玩,愛新鮮事物,好奇心重,不會因為這樣東西重要而特別重視、特別認真。唯一的方法就是根據學生的天性制訂教學計劃。情境教學法可以說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三、情境教學法在日常課堂上的應用
(一)借助實物進行教學
七年級的教材內容比較側重一些認知交際等生活小話題,語言表達要求比較簡單基礎。實際課堂上,情景教學法的操作性很強。比如七上Unit3,Unit4,Unit5,Unit6,Unit7中的一些學習用品、球類、水果、物品價格等,都可借助實物幫忙。特別是Unit6的水果話題,各種各樣的水果擺放在講臺上,學生一看就知道這節(jié)課要教學水果了,課上將調動一切記憶回憶不同的水果表達。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興趣被極大地激發(fā),都想掌握有關這些水果的教學內容。通過引導,把這些教學內容轉化成吃與學習相結合,那么對于水果這一話題肯定能掌握得特別好。所以,通過實物教學,一是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視覺效果,把單詞與物品相結合,二是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二)借助表演進行教學
表演的形式在最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中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或創(chuàng)設情境模仿,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從“課本”走向“現實”,是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提高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表現力的很好的方法。結合已學過的書本知識,如果是表達方式較簡單的,可以請基礎較差的學生表演,使學生意識到教師的重視,是給他們鼓勵的一種方式,盡可能地調動大部分學生的參與性。如七下Unit4中的話題是不同地方不同的規(guī)則,主要講的是校規(guī)及家規(guī)。我們可以以校規(guī)做一個示范,全班同學以常態(tài)演出,選上課鈴聲快響的那個時刻,請幾個學生模仿書本中出現的各種違反校規(guī)的事情。因為校規(guī)學生非常熟悉,所以操作性很強,能讓教學以一種輕松活躍的方式開頭,而不是嚴肅刻板地學習各種規(guī)則。這種方式需要給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最真實、最有效、最貼近生活的語言環(huán)境,以發(fā)揮出它的巨大優(yōu)勢。
(三)借助網絡進行教學
網絡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使得我們的教學變得多姿多彩,使一些單詞、詞組、句子、文章等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充分調動我們的五官。聽說讀寫原本就是掌握一門語言的期初,把我們聽的說的讀的東西全部轉化成看的東西,視覺的刺激是最直接的,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比如八上Unit5當中有一個Hollywood Walk of Fame(好萊塢星光大道),很多學生都認為是畢福劍主持的星光大道,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收索美國的星光大道是什么樣的,順便讓學生了解一下美國的電影、明星、奧斯卡獎等。學生對新事物的渴求是強烈的,我們不能僅追求教學的進度,而忽略文化滲透,語言的習得包含很多方面,文化的理解更是深層次的。既然擁有先進的技術,就要把網絡這個平臺合理地運用進去,提供給學生更多知識輸入的途徑。
(四)借助活動如游戲、歌曲、故事等進行教學
在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需要運用一些簡單輕松的歌曲或游戲,或者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故事,這些是情境教學的主要手段。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有好處,還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整個初中英語教學,我們一直都很重視語音教學,但是語音語調一直都是很難的一塊內容,因為我們沒有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很多學生搞不清句子哪個地方要重讀,哪個地方需要停頓。流行音樂中的流行與風靡提供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契機。七下Unit4中pronunciation中就有一個說唱選段,很好地幫助大家了解停頓與重讀。音樂響起來后,大家不自覺地跟著一起哼唱,效果很好。再如數字的學習,可以讓學生集體參與,count數字從1到40,碰到6就跳過。一輪一輪找找誰是winner。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很高,氣氛很活躍,知識點落實也很到位。
(五)借助現實生活進行教學
教材中所展現的知識是抽象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一些改動,才能讓學生有說的依據或基礎,讓學生把生活的體驗運用到學習上,這是情境教學法中最典型的。如七下Unit3中關于路程時間的話題,我介紹了從我們學校到杭州所用到的交通工具及所花費的時間,很多學生有這個經驗,能根據實際情況準確描繪,比我們上單一的如何去學校要有意思得多,同時也能掌握得更好。又如七下Unit8中的問路,以學校周圍為例,可以很好地掌握各個地方的位置及各種方位介詞的使用。這種教學方法適用于任何單元,課本教材源于生活,我們可以把它回歸生活。
四、結語
所謂的情境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營造一種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場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盡量入景、入情、入境,讓他們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感受到英語存在的價值和實用性,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主動開口、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蔣祖康.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
[2]吳道存.怎樣教好英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劉紅莉,周瑜.情境教學法:英語教學探索之路.中國科技信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