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孫家忠
摘 要:本文就講解與示范相結合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論題,說明了講解與示范有機配合的重要性;闡明了實施先示范,后講解教學方法及實施先講解后示范教學方法的有效性;論述了以示范為主,輔以講解、注意示范方位的選擇的必要性;
關鍵詞:體育教學;講解;示范;重要
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掌握某一運動技術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從運動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對某一特定技術的掌握,主要從運動表象和運動概念形成開始的。運動表象指在學生頭腦重現(xiàn)出來的動作形象,它反映動作在一定時間、空間和力量方面的特點;學生頭腦中如果不能形成正確而清晰的運動表象,便不能正確掌握動作。在教學中,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運動表象關鍵是教師合理的示范動作。因此正確選擇示范動作,在體育課教學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體育教師在講解時注意突出重點,講解要精練,體育課的課堂時間有限,體育課的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練習時間的多少與密度是體育課好不好的基本評定標準,因此教師在講解時要精練,精練的同時也要生動形象,體育課的許多內容是很直觀的。體育課內容的直觀性要求體育教師在講解的同時,也要有較好的示范能力,示范的能力更能較好的展示體育教學的內容。做好示范,要注意示范的方法(位置、方向)。
1 講解與示范要有機配合
講解與示范在體育實踐課教學中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是講解技術概念、原理的過程及正確的示范動作,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形象,啟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貫徹直觀性原則的一種有效方法———即通過教師直觀示范動作,把各專項技術知識化、形象化、具體化地展示給學生。教師通過講解與示范動作,使學生明確體育課的教學任務,了解所學動作的名稱、動作要領。因為有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學會某一個動作,進行必要的講解和示范,不僅讓學生得到抽象的概念,同時也能看到一個具體的形象,所以說這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補充、不可偏廢的一個整體。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無誤,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比喻恰當,生動形象學生的特點是喜動不喜靜,不易接受理性知識,因此講解不僅簡單易懂,還要生動形象,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正確使用口訣教學口訣教學的特點是:語言簡練、條理清楚、便于理解和記憶。
示范與講解是相互依存的兩個不同的教法手段,示范要求合理性、有效性,講解應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使之有效地結合,如鉛球教學,可結合物理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抽象思維。低年級學生應語言生動、精煉、生動形象、突出重點,通俗易懂。使示范與講解有機的結合起來。精講多練,提高課堂質量。
2 實施先示范,后講解教學方法
對于學生新學的體育內容,以前從未接觸過,在比較生疏的情況下,老師應在介紹動作名稱后,就做一次示范(必須是漂亮的)動作,使學生有一個形象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再講動作要領、動作要求、完成方法,這樣會使學生比較感性趣。這種教學方法一般運用比較普遍,因為他們對具體的形象事物感興趣,模仿力強。這樣,這種方式容易被接受,有助于他們學習、掌握動作要領。講解是教師對所學內容進行語言概括及解釋。教師要抓住教學內容的關鍵,抓住教材的難點,突出重點,目的明確。講解要做到以下幾點:1、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無誤,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比喻恰當,生動形象學生的特點是喜動不喜靜,不易接受理性知識,因此講解不僅簡單易懂,還要生動形象,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善于正確使用口訣教學口訣教學的特點是:語言簡練、條理清楚、便于理解和記憶。如 快速彎道跑時,主要是要克服向心力,避免人被甩出跑道。動作要領: 1、擺臂:外側手臂由內向外擺動,內側手臂小幅擺動; 2、身體:身體內傾,但要保持正直或稍向前; 3、腳部:外側腳的腳掌內側著地,內側腳的腳掌外側著地; 4、路線:保持在距內道20厘米路線上跑進。一般在比賽中的彎道跑時(4X100米2、4棒運動員除外),特別是200米比賽時,彎道上不能用全速,用約95%的速度跑進,在直道上才能用全速。
3 實施先講解,后示范教學方法
教師在講解動作技術時就應準確精練,生動活潑,內容必須正確,具有科學性。避免枯燥乏味,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激發(fā)興趣,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同時,用最精煉的語言(術語)、最短的時間,把技術動作的概念、要領,直觀形象地講明白,把各種活動辦法有層次地交待清楚。使學生一聽就懂,便于理解、記憶。一般可以采用先講解后示范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時,教師的講解與示范要具有針對性,如根據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和學習中易犯的錯誤,作技術性分析,對關鍵性技術環(huán)節(jié)應作重點講解,分析產生的原因,預防和糾正錯誤,提出完成動作的要求與注意事項。老師在示范前,提示學生觀察教師動作示范的方法、部位。先講解后示范的教學方法,在教新內容時比較廣泛采用,因為他們的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比較強,容易接受理性的知識。
4 以示范為主,輔以講解
示范要準確、優(yōu)美。教師的示范動作應該是學生所學動作的典范,是學生所渴望學習的一種標準動作。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要將所示范動作做好充分準備,特別是沒有把握做好的示范動作,要反復練習,做到心中有數。并在課中做示范動作時首先要選擇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要能準確地顯示所示范動作的技術結構和過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準確地看清楚教師示范動作的速度、節(jié)奏、姿態(tài)等。尤其所做的示范動作要做到熟練、輕快、優(yōu)美、大方,讓學生在上課一開始就被教師的示范動作所感染,使學生在心理產生一種躍躍欲試和我也要練習到這種程度的求知欲望。
由于學生的知識與經驗有限,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如前面所講在教師講述動作要領時,需應用形象性較強的語言,又因他們的模仿能力強,在教學方法上可加強直觀性,所以,在教學中,以示范為主,講解為次。先示范,后講解,再示范,通過多次示范,加強感性認識,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材。這里第二次示范應有針對性,并向學生強調完成動作的關鍵,在技術細節(jié)上要有交待,如有可能,應有慢動作、慢節(jié)奏,如錄像中的慢放一樣,以便學生觀察。讓學生看清楚,便于模仿。
5 注意示范方位的選擇
體育課教學中,示范方位的選擇有利于學生清楚地觀察所要學習的內容。教師應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示范突出顯示的內容確定自己的方位。例如:為顯示推鉛球用力時的起上體動作時,可選擇正面示范。為顯示支撐跳躍騰空技術可采用側面示范。另外在確定示范的方位的同時,可根據項目的特點和示范的不同目的,確定學生觀察距離。以完整的動作示范為目的,觀察距離可適當的遠一些;以個別的、局部的技術示范為目的,觀察距離可近一些。做到便于觀看、看清情況,同時要注重安全。
示范動作的運用,在體育課教學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通過視覺觀察形成表象,借助視覺感受器的作用,通過第一信號系統(tǒng)的活動,以形象思維感受來促進運動條件反射的形成與發(fā)展。為此,運用示范動作手段同時,應緊密結合其它教學法的運用,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緊密結合起來更好的優(yōu)化教學手段,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無論講解還是示范都是體育教師所必備的基本功。教師能否正確的把二者有機的運用到教學中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的講解要使學生聽得懂、示范要使學生看得清。講解與示范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技術動作的掌握和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