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運杰 郭念春
許三多,電視劇和圖書《士兵突擊》的主人公。許三多,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一個突然的因素,進入了部隊,從而開始了一個“孬兵”在絕境中成長,在失去中成熟的故事。看了電視劇《士兵突擊》之后,我發(fā)現許三多的精神值得學習,于是我把“許三多”請進班級,努力讓許三多精神成為班級精神,也成為我這個班主任的內在素養(yǎng)。
一、只要今天比昨天好,這不就是希望嗎
“只要今天比昨天好,這不就是希望嗎?”這是《士兵突擊》里的經典臺詞之一。我常拿這句話來激勵學生,特別是對待后進生。班里有幾位不配合工作的學生,總是小錯不斷。于是,我寫給他們這句話,結果進步了。
我還把這句話作為一種人生態(tài)度教給學生。H是班里不受歡迎的學生,不少學生在我面前的評價不高。但我不能隨著學生意思附和。我告訴學生:不要只看到學生的缺點,要多看到優(yōu)點;不要只盯在昨天,要看到今天;只要有一點好處,那就是一個有希望的好學生。元旦晚會到了,H主動提出要主持。我欣然答應并在班里宣布了。不料學生們不同意,有的找我說H如何讓人討厭。我想,這是一個好的教育時機,不僅僅是對有意見的學生,哪怕是對全體同學都是,包括對H也是。我告訴提意見的學生要寬宏大量,要看到同學的進步,不要用老眼光看人,也不要打擊自己不喜歡的同學,“只要今天比昨天好,這不就是希望嗎?”讓我們想想許三多,讓我們一起來參與元旦聯歡會的策劃吧!
我又找到H,告誡她在元旦聯歡會上注意的問題,并多次利用課余時間排練,鼓勵她今天更比昨天好,結果避免了同學擔心的問題發(fā)生。事實表明,H的主持非常成功。事后,我又拿許三多的話“記住一個人的好,總強過記住一個人的壞”來教育學生。
二、不放棄,不拋棄
許三多的世界觀用六個字足以概括,就是“不放棄,不拋棄”。不放棄是做事的態(tài)度,不拋棄是做人的態(tài)度。在現實世界,許多人有“不放棄”之奮發(fā),缺乏“不拋棄”之大愛。在《士兵突擊》中,成才就是這樣的人。他為了自己的成功,先拋棄七連,后在考核中,拋棄同組戰(zhàn)友。因為成才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時候,總是把別人看作競爭對手,覺得成功僅僅是不斷戰(zhàn)勝別人的結果,所以,他的不放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拋棄的過程。這是成才和許三多的最大區(qū)別。一個為自己理想不斷拋棄別人的人,最后一定會被大家所拋棄的。我用這樣的話語教育學生,當然也教育自己。對于班級工作,不放棄;對于后進生,不拋棄。對于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放棄;對于和自己有矛盾的學生,不放棄。
J被同學戲稱為“混世魔王”,他有時善于耍點小聰明,常對老師和家長的關心、教育漠然置之。有一次在課堂上他公然頂撞老師,還有一次他暴跳如雷地罵人,滿口臟話地侮辱同學……對這位學生,我以極大的耐心安撫他。“不放棄,不拋棄”是我教育他的宗旨。我從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研究他的性格成因,努力抓住他的性格優(yōu)勢,盡力壓制他的性格劣勢。例如,針對他的性情變化無常的這一劣勢,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盡力保證他的情緒穩(wěn)定,不激化矛盾,多采取安撫政策。在他情緒出現對抗的時候,我采用冷處理辦法?,F在,他慢慢變好了。
演員張國強說:“不拋棄,不放棄”這六個字,適用于任何行業(yè)。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巨大的能量,只是有些人沒有被激發(fā)出來,有的人甚至不敢去觸摸它。但是你只要把它激發(fā)出來,就會迸發(fā)出很大的能量,然后就很耀眼。永遠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你付出,必有收獲。
我們永遠需要每天說一聲:好好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在任何艱難困境中,都永不拋棄,不放棄。
(山東省膠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