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敏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促進思品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教學后,很多教學內容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學習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素質教育;教學;課堂;學生;收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035-01
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教學后,這門學科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更密切了,很多教學內容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學習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新教學理念指導下,我的課堂教學有了較大改變,現(xiàn)結合我的實際教學談談我的幾點收獲:
一、老師要把課堂舞臺交給學生
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社會經驗和駕馭語言的能力,可以主宰課堂滔滔不絕,這樣的傳統(tǒng)教學,老師教的累,學生學的也累,新課標實施多年后的今天,回想那種傳統(tǒng)教學做法真不可取。呂叔湘先生曾經說:“教師培養(yǎng)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動腦筋,這是根本,這是老師給學生的最寶貴的禮物?!痹谛抡n改理念引導下,我逐漸改變著我在課堂上的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譬如我現(xiàn)在上思品課時,基本上都要給學生一定時間閱讀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自己一邊閱讀一邊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能解答的自己解決,不能解答的一會提出來,然后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進行解決。課堂上不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就回答,有時學生發(fā)現(xiàn)了較難問題,我也是先鼓勵學生,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見解,而不是老師直接把答案講給學生。如上肖像權內容時,有個學生就提出,張貼抓捕嫌疑犯罪分子照片,侵犯到嫌疑犯肖像權沒有?學生有興趣地爭論起來,爭論后他們自己就有了明確認識。老師期間只適時地引導、點撥,最后完整滿意的答案也就有了。課堂交給學生,一堂課下來老師不似以往那樣口干舌焦,也看到了學生在思考什么,他們掌握問題程度如何,課堂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二、老師教學的基礎依據(jù)是教材
課改后的教材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很強,思想品德教材的編寫有它的科學依據(jù),體現(xiàn)著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我們在教學時要以教材為基礎,不能為了片面的追求新穎、有趣等形式而脫離了教材。在備課時,要依據(jù)教材,精心設計問題,要有目的選擇課本中綜合性較強的案例,或者在教材提出的問題基礎上稍加變動,甚至添加一兩個問題讓學生分析以達到教學目的。如我上“公民的義務”內容時,教材中有一案例,提出的問題是“小珊是未成年人,到底該不該納稅?”我認為這一案例與學生生活很貼近,要利用起來,我就將教材提出的問題細化成了下面幾個問題:納稅是法定義務還是道德義務?你還能列舉哪些屬于法定義務?履行納稅義務有何意義?若不履行納稅法定義務會有什么后果?由此你能說說權利與義務有什么關系嗎?這樣將“我們的法定義務”一框內容用這一個案例基本就解決了,教材中的問題也有了答案。課改過程中, 有的老師在上課時,完全拋棄了教材中的資料,搜集了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甚至學生課下也準備了不少資料,熟不知這樣脫離教材而教學是新課改的誤區(qū)。
三、老師要用身邊材料豐富教材
新課改要求老師教學以教材為基礎,并不是讓老師固守教材。
新課程提倡教師要充分挖掘現(xiàn)實生活中的資源、來自學生身邊的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例和社會上熱點問題很感興趣,并且記憶深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課盡量地圍繞學生的熱門話題展開教學。我上“生命與健康的權利”時,我就利用了當下新聞“馬航事件”,利用這一新聞我提出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這樣既教育了學生要珍愛生命,又教育了學生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而且還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需要法律,同時還鼓勵學生要關注國內國外新聞。結果是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達到了多維教育的目的。所以,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社會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在教學中適時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
四、老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則是點燃學習興趣的火炬”。有了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執(zhí)著地去探索,使學習獲得明顯的成效。
如七年級的入學教育,我讓學生從進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談起,然后引導學生去進一步觀察、了解整個學校,幫助學生怎么樣適應新的環(huán)境等等。讓學生感覺到思想品德是一門既好學又好玩的學科,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我教學時,還喜歡用“裝愚”這樣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如我在上“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內容時,當學生閱讀完內容,解答完疑惑后,針對公民——權利;人民——權力,這兩組易混淆內容,我就說了:老師不太明白,哪位同學來幫幫老師,公民和人民應該各對應哪一個“l(fā)i”還要簡單說說你的理由。馬上就有學生開始動腦,舉手要幫助老師了,主動參與性很高。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促進思品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隨著課改理念的深入,我會在教學中更加努力,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獲與同仁共享。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