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小梅
摘 要: 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活動的基礎,是保證物理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前提條件。作者結合物理概念教學的實踐經驗,就如何針對農村新市民子女特點開展有效的物理概念教學提出看法。
關鍵詞: 物理概念教學 新市民子女 有效教學
概念是物理學科的基礎,是學習物理知識的第一步。在初中這個物理學習的啟蒙階段,搞好物理概念教學對于學生將來的學習和成長非常重要。在筆者所教班級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農村新市民子女,這些學生中的大部分人都存在物理基礎薄弱、物理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的概念學習都還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無法真正地掌握和靈活地運用物理概念,從而影響了接下來的物理學習效果。物理教師如何針對這些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物理概念教學呢?
一、以生活實例引入概念
概念形成的過程事實上是一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時候,應當按照概念形成的規(guī)律,從感性經驗入手進行概念引入。物理學科是一門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的學科,很多的生活現(xiàn)象、生活經驗對于學生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都具有顯著的幫助作用。說到生活經驗,這些來自農村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經驗上有著較豐富的體會,如果把物理概念同他們的生活經歷、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則對于他們的概念學習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講到杠桿的概念時,筆者就給學生列舉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包括用開瓶器開瓶蓋、用羊角錘拔釘子、用撬棒撬石頭、用剪刀剪東西等,這些生活實例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舉出這一系列的實例以后,筆者就讓學生總結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差別很大的生活現(xiàn)象中的相同部分。在一步步引導下和學生的相互討論中,學生逐漸總結出了這些生活現(xiàn)象中的兩個共同點,第一,無論是開瓶器、羊角錘、撬棒還是剪刀,它們首先都是具有一定的硬度的物體。第二,這些工具都有一個固定的旋轉動點。一旦找出了這兩個共同點,杠桿的概念就在學生的頭腦中初步形成了。這種以生活實例作為引子的概念教學方式不但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抽象的物理概念,還能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二、以故事創(chuàng)設有趣的概念情境
興趣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的重要內驅力。在新市民子女學生中,大多數(shù)學生對物理學科缺乏足夠的重視,認為這是一門不能跟“語數(shù)英”相提并論的副課,因此,很少有學生會對物理產生興趣,再加上物理教學中,概念教學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因此,他們在學習物理概念的時候普遍存在不重視、沒興趣等問題。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筆者在講解概念的時候,就經常給學生穿插一些物理學史、物理小故事等,很多時候,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很快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氛圍得到明顯改善。在教學“浮力的作用”時,筆者給學生講了一個“懷丙和尚智撈鐵?!钡墓适拢骸氨彼螘r期,有一年山西省河中府連降大雨,導致河水暴漲,結果把一座黃河上的浮橋沖壞,浮橋兩端重達數(shù)萬斤的鐵牛也被沖進了河里,鐵牛本身重達數(shù)萬斤,再加上深陷于淤泥之中,當?shù)厝讼肓撕芏噢k法也無法將鐵牛拖上岸,于是當?shù)毓俑N榜招募能夠從河底撈出鐵牛的人。這時候,有個叫懷丙的和尚來到了這里,說他有辦法把鐵牛撈上來?!闭f到這里,筆者停頓了一下問道:“你們能夠猜出懷丙是用什么方法把鐵牛撈上來的嗎?”問題一出,立刻引起學生熱烈的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fā)表各自的觀點。待學生討論完以后,筆者接著給學生講故事:“懷丙讓人們弄來兩艘大船,并在船上裝滿沙子,然后開到鐵牛沉沒的地方,接下來再用一根粗壯的木頭橫架在兩艘裝滿沙子的船上,然后在木頭上拴上鐵索,再讓人潛入水中將鐵索的另一端牢牢地拴在鐵牛上,這時候,懷丙再命人把船中的沙子卸下來,船逐漸上浮起來,而隨著船的上浮,鐵牛也被成功地從淤泥中拉了出來。”在故事的鋪墊下,整個課堂不再處于緊張的氛圍中,學生愉快地聽故事,并且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地理解了浮力的相關概念和性質,可以說完美地做到了寓教于樂。
三、以實驗輔助概念教學
物理學科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通過實驗手段,可以展現(xiàn)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因此,在實施概念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學會以實驗的手段輔助概念教學。事實上,來自于農村的新市民子女,實驗技能往往是他們較突出的薄弱點,因此,多開展一些物理實驗,對于強化他們的實驗能力是非常有效的。筆者在給學生講“壓強”的概念時,就在課堂上當堂給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演示實驗,實驗的器材很簡單,就是一個裝有沙子的容器和四個角全是釘子的小桌子。首先,筆者將小桌子放在裝滿沙子的容器中,結果小桌子的四個釘子桌腿明顯陷進了沙子之中。接著,筆者再將桌子翻過來,桌面朝下地放在沙子上,結果發(fā)現(xiàn),桌子幾乎沒有發(fā)生下陷的現(xiàn)象,接下來,筆者讓學生總結兩次實驗的差別。經過討論,學生很容易總結出兩次實驗中桌子與沙子的接觸面積不同。結論出來以后,筆者又將一個砝碼置于桌子之上,結果本來還紋絲不動的保持在沙子上方的桌面開始下陷。接下來,筆者又增加了一個砝碼,桌子下陷得就更明顯了。這時候,筆者再讓學生總結兩次實驗,學生很輕松地總結出兩次實驗壓力的大小發(fā)生了變化。就這樣,通過這個簡單的演示實驗,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了影響壓強的兩大因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都處于引導者的位置,觀察實驗、總結實驗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事情都是由學生完成的。這種以實驗輔助概念教學的方式不但讓概念教學顯得更加淺顯易懂,而且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等一系列的實驗能力。
概念教學作為物理教學活動的基石,它的質量好壞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以后的物理學習活動。教師一定要重視物理概念教學,不斷優(yōu)化概念教學,提高物理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金冠峰.也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J].新課程(上),2011,06.
[2]尚林之.淺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引入的方法[J].新校園:中旬刊,2012,7.
[3]張頂兵.新課標下如何在初中物理課中做好概念教學芻議[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