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萍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教學方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微課程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正使課堂教學有所轉變。本文就對微課程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微課程 計算機教學 應用教學
2008年的秋天,任職于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學院在線服務經理、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課程(Microlecture)這一概念,后來這一概念被引入國內,經過一些國內專家的完善與改造,更適用于我國國內實際情況。一些教師不對微課程的概念理論進行過多的研究,而是思考研究將微課程與自己的教學進行科學的結合,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一系列改革,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和質量,為了快速有效地實現這一目標,有些教師甚至進行了校內的微課程研究、學校之間的微課程研究和區(qū)內的微課程研究。
一、微課程在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1.微課程與學科教學的關系。
教育屬性是學科教學眾多屬性中最重要的一個,高校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相應的學科知識,還要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會成長。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簡單明了、結構相對簡單的知識,教師可以積極大膽地采取微課程這一方法,但碰上不容易短時間內闡述明白、結構相對比較復雜的知識時,微課程就不再適用,其原因主要在于微課程本身具有時間的限制,在教授一些邏輯比較復雜、難以理解的知識時,具有比較大容量的學科教學比微課程這一方式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所以高校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微課程時,要根據課程實際情況,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科內容和知識,靈活應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以便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因此,微課程和學科教學的關系并不是單純的從屬關系,兩者共同為教師教學提供便利和支持,在不同情況下各自發(fā)揮效用,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相輔相成。
2.運用微課程做自我介紹,增進師生了解。
高校教師在對每一屆學生進行計算機課堂教學之前,首先要進行自我介紹,教師的自我介紹是學生對教師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師要有一個非常精彩的自我介紹,既增進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離,,又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做一個很好的鋪墊,這一點完全可以利用微課程完成,從而既增強趣味性還能留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印象。
3.運用微課程輔助知識點講解與鞏固。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高校教師在需要展示形象或者組織課堂教學時會應用視頻教學,一部分教師有過這樣的經歷,并且能夠很好地應用,但是極少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教學或者鞏固復習時將其應用進去,結果造成教師在教學中的局限性,因為在計算機教學中將微課程與視頻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這在理論上已經涉及在線學習領域,而目前為止,很少有人涉及這個領域。運用微課程鞏固學生的知識點要求教師有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因為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需要教師在思想意識上突破自己,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
4.微課程在課后的應用。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或多或少地運用多媒體播放視頻進行教學活動,但是當代大學生共有的一個特點就是比較自由散漫,在課堂上無法集中精神聽取教師的講解,不管是精品的課程視頻,還是其他類型的教學視頻,除課堂以外,學生都很少觀看這些視頻學習和復習課程,使得原本的視頻教學變得無用武之地,利用率非常低,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一般的視頻容量都是比較大的,學生的流量不能滿足移動下載產生的費用,以往教學視頻大多在幾百兆左右,有的甚至更大,這不僅對網速有很高的要求,更是對學生流量的要求,雖然學生會用智能手機上網,但是他們不可能承受這么大容量的視頻下載,他們?yōu)g覽的往往是比較小的視頻,并帶有很強的目的性,過多的流量費是他們不能承受的;(2)視頻的大容量是對網速的大考驗,一般學校的網速不會太快,而這些教學視頻容量非常大,導致網速受到影響,經常需要等待長時間的緩沖,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對其失去耐心;(3)視頻中包含的知識點過多,內容過于繁瑣,有些不是學生想學習的,因為大部分學生只是為了學習其中的某一個知識點而觀看視頻,而是視頻中包含的其他知識點過多,會出現不耐煩心理。與視頻教學不同的是,微課程具有視頻教學沒有的一些優(yōu)勢,首先,大部分視頻較小,內容簡明扼要,學生利用手機就可以學習,不用擔心流量問題;其次,具有明確的主題,重點突出,學生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識點;最后,容量較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學習。
二、對微課程應用的幾點思考
1.微課程是否適用所有學科教學。
受時間的限制,微課程目前只適用一些知識相對比較簡單的課程,在一些內容比較復雜、知識相對深奧難懂的課程中,效果不甚理想,這就要求教師對其靈活運用,不要單純?yōu)榱耸褂眠@種新型教學方式而硬著頭皮使用,學校教研室要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對其進行仔細探討和研究,在教學方式的使用上進行科學有效的選擇,善于結合各種不同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微課程的開發(fā)設計需要大家的智慧。
很多教師一直致力于課堂教學設計,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制的,具體該如何分配,是大多數教師的重點研究課題。微課程雖然不存在于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但是離不開一節(jié)課的整體框架。教師在發(fā)現某個值得深究的教學問題之后,便致力于尋求其解決方法,這就是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這是一個需要大家集體參與的過程,不僅是某個教師對自己教學方法的探索,更是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微課程的開發(fā)與設計需要大家集體參與,彼此之間多交流溝通。
3.微課程在校本研究中怎樣落實。
目前,微課程對于國內多數學校而言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相當一部分教師對其持觀望態(tài)度,要將其落實,學校就要為其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提高全校師生對微課程的認識,并定期組織學習培訓,讓大家對其有深入的了解,充分體驗微課程給學習帶來的便利,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一些競賽活動,讓各系之間自由選擇微課程進行開發(fā),對一些成績較為突出的設計進行嘉獎,鼓勵全校師生對微課程進行開發(fā)和設計。
三、結語
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現有教學方法的改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其與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科學地結合,能夠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和效率,但與此同時,也應進行一些必要的思考,將其應用到其他學科中,使其發(fā)揮最大效用。
參考文獻:
[1]夏仲文.利用微課程促進學科教學的應用研究與反思[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3-14.
[2]李玉平.如何開發(fā)微課程:基于一篇文章的八集微課程的開發(fā)過程[J].礎教育課程,2013(1):96-99.
[3]胡鐵生.中小學優(yōu)質“微課”資源開發(fā)的區(qū)域實踐與啟示[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2(1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