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苑
一、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音和語法的載體,是進行思維和交際的重要元素。詞匯是構成語言最基本的材料,擴大詞匯量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前提。沒有詞匯,任何語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要求的詞匯量:掌握的詞匯量應達到約4795個單詞和700個詞組(含中學應掌握的詞匯),其中約200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即要求學生能夠在認知的基礎上,在口頭和書面表達兩個方面熟練運用的詞匯。掌握了這些詞匯,就有利于提高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四大能力,達到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交際。
二、詞匯教學的原則
大學英語教師應轉變理念,采用積極的教學措施,有效合理地進行詞匯教學。本文從大學英語公共英語教學的現狀出發(fā),運用聯(lián)想記憶、文化及延伸策略,探討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詞匯教學。
(一)詞形聯(lián)想法
英語主要有三種構詞法:轉化(conversion)、派生(Derivation)、合成(compounding)。
1.轉化:由一種詞類轉化為另一詞類。
(1)名詞——為動詞,例如:
The storm has caused great damage to the crops.
The sculptures were damaged for wars.
(2)形容詞——為動詞,例如:
They kept calm when they were in danger.
Calm down before you make your decision.
(3)有一些詞用作另一詞類時詞形不變,但重音發(fā)生變化。如:一些雙音節(jié)詞,作動詞時重音在后,作名詞時重音在前。
如:increase,produce,accent,permit等。
2.派生:用前后綴及詞根的形式構詞,我們稱之為派生,下面列舉一些常見類別。
(1)構成名詞的后綴,例如:
-ism:realism(現實主義),optimism(樂觀主義);
-ment:punishment(懲罰),judgment(審判);
-ton:relation(關系),production(生產);
-hood:childhood(童年),neighborhood(鄰近地區(qū)),fa1sehood(謊言)等。
(2)構成形容詞的后綴,例如:
-ous:famous(有名的),dangerous(危險的),poisonous(有毒的);
-ful:useful(有用的),faithful(忠實的),careful(仔細的);
-ly:friendly(友善的),daily(每月的),lively(活潑的);
-less:hopeless(絕望的),careless(粗心的),fearless(無畏的)。
(3)構成副詞和動詞的后綴,例如:
副詞:deliberately(故意地),absolutely(絕對地),upward(向上地);
動詞:realize(認識),civilize(使受教育),widen(加寬)。
(4)前綴一般不改變詞類,只引起意思上的變化,例如:
Tele-:遠距離的telephone(電話),telescope(望遠鏡);
Mini-:特小的miniskirt(迷你裙),minibus(小公共汽車);
Semi-:半semi-conductor(半導體),semi-circle(半圓);
Vice-:副vice-manager(副經理),vice-president(副總統(tǒng));
Sub-subway(地鐵),subeditor(助理編輯),subheading(小/副標題)。
3.合成:
(1)adj.+n-ed合成形容詞,n.+ v-ing合成形容詞
例如:absent-minded(心不在焉的),warm- hearted(熱心腸的),kind-hearted(好心腸的)。
(2)v.+prep./adv.合成名詞
例如:breakthrough(突破),comeback(復原、復辟),breakdown(損壞,故障)。
(3)adj.+v.合成動詞
例如:undergo(經歷),undertake(從事),overthrow(推翻),overdress(穿著過度)。
(二)文化聯(lián)想教學法
文化這一概念是指某一言語社團內特定的社會規(guī)范和習俗。文化包括當時政治、歷史、哲學、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識,其對詞語的含義有重要作用。當處于某一特定文化語境中的人們概括自己對客觀世界的感性認識和情感體驗,把吉兇、善惡、美丑等蘊意強加給詞匯時,便產生文化內涵。這種具有內涵意義的詞,除了有本身概念意義之外,還有文化方面的喻義。在外語教學中,我們往往只強調大量掌握詞匯的重要性,卻忽視詞匯的文化意義。實際上,在英語詞匯中,除了少部分核心詞匯外,很多詞匯都帶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對于學外語的學生來說,不了解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意義,“就會在言語上犯嚴重的錯誤;有時把好言當惡語;引起談話者一方或雙方不快;有時候把嘲諷當稱贊,被人暗笑”(鄧炎昌,劉潤清:1989:179-180)。因此,對詞匯的文化內涵意義的講授是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應該注重傳授詞匯的文化內涵,做到音、形、義(字面意義)和文化內涵四者相結合。在詞匯教學中,在直接講解其概念意義的同時,也應講解其包含的文化內涵。
詞匯教學還需進一步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外語教學的研究不斷深入,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們把目光投向了英語詞匯教學這一塊。只要更多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加強研究,不斷探索,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詞匯教學策略和方法涌現出來,這塊研究的天地十分廣闊。
參考文獻:
[1]劉歲卯.英語詞匯學習探究——聯(lián)想,拓展.《考試》高考理科版(京),2007.9:38-40.
[2]劉思遠.詞匯學習之我見.英語自學(滬),2007.12:30-33.endprint